常州市郑陆实验学校(初中部)构建“情智课堂”调查报告
一.问卷分析调查的目的:
为了进一步以建设情智课堂为抓手,加强教学研究,深化教学改革,我们特设此问卷,希望从调查中了解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与教学行为的转变;发现常规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全面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为更好地开展《基于学生主动发展构建情智课堂的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做准备。
问卷中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课堂的组织、监控、调动及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方面提出相应问题,希望对目前学校相关的课堂教学问题进行认真、客观评价和深度剖析。
二.研究方法
(一)调查方法:
1.问卷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
2、访谈法:跟学生代表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3.观察法:结合我校常规“研导”进行随堂听课,备课本、作业批改情况等的查阅。
(二)调查时间、对象与范围:
1.时间:2018年3月15日-17日。
2.对象与范围:七、八、九年级各随机抽取两个班级(发放学生问卷283份,回收283份;对政史、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6门中考科目进行随堂听课和备课本、作业批改情况的查阅)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态度和师生关系
师生融洽的情感,不仅是打开学生心灵之窗的钥匙,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正如列宁指出:没有人的情,就从来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有71.03%的学生认为老师能做到密切关注学生情绪变化,适时调整教学方式和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优秀的教师总是想方设法与学生在教学的艺术交流中达到情感共鸣,这也正是情智课堂的重要特征之一:以情激情。调查显示,64.41%的学生选择“大部分老师能做到”,结合学生代表座谈交流情况,学生更容易在文科课堂与任课教师产生情感共鸣。
(二)教学方式
1、62.9%的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是“老师指点方法,学生先学后教,讲练结合”,然而从随堂听课情况来看,仍有不少教师因为种种原因,喜欢或习惯“满堂灌”、“满堂问”,这种现象在初三教学中表现更明显。
2、在“老师的教学语言生动,讲解清楚,思路清晰,重点和难点突出”这一问题的设问中,61.8%的学生认为“多数老师做得很好”。结合学生代表座谈会情况,关于这一方面,理科教学更优于文科。
3、关于“课堂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样,注意启发引导,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思维总处于积极状态”,67.2%的学生认为“多数老师做得较好”。尤其受到学生欢迎的如物理、化学的“互联网+”课堂教学、课堂实验等。学生的选择再一次验证了“在做中学”的巨大魅力和效用。
4、关于教师教学实例的选择、学生学法的指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情况不如人意,学生满意度只有57.32%和49.18%。爱因斯坦说:“所谓教育,应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全部忘光后,仍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那仍能留下的是什么呢?不言而喻,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思维、方法和能力。重视学法的指导,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枯燥学习为快乐学习,变低效学习为高效学习。
(三)课堂的组织与调控
1、在回答“当你或同学无法回答老师对你所提出的问题时,老师经常采取的做法”这个问题时,49.6%的同学选择了“让你说出已有思考,从中了解你的思路,帮助寻找思维中的障碍”,相反共有48..2%的同学选择了“请你坐下,等你思考好了再回答”“让别的学生继续回答”。结合随堂听课和学生座谈会,可喜的是我们绝大多数老师都很尊重学生,当学生无法回答问题时,基本上没有讽刺挖苦学生或罚站的现象;可惜的是,很多老师还没有认识到教学过程是开放的、生成的,学生的“错误”其实也是一种课程资源,及时捕捉、利用生成性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外显,适时加以有效引导,是一种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2、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共有78.4%的学生选择了“每次都是少数几个同学参与”“纪律不好,大家不参与或讲无关的话,浪费时间”。反映不少合作学习因为教师没有有效组织、指导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是“放羊式”,空有合作学习之“形”,缺少合作学习之“神”。
3、学科教学与教育技术的整合得到了91.9%的学生的高度认可,可见我们绝大多数老师都能合理、科学、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作业的布置、批改与反馈
1、“课后老师所布置的作业对于帮助学生加强对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的问题中,72.3%的学生选择了“一般选择课本上的练习,偶尔加入一些精彩好题,效果较好”;通过查阅学生练习,发现绝大多数老师批改非常认真,不少理科都能进行二次批改。
2、在“老师们能否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能力分不同层次进行作业安排?”的问答“偶尔有和从来没有!”的学生共占总人数的70.52%,令人非常担心。在与任课教师的个别交流中,老师们坦诚极少分层布置作业的重要原因,在于认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需要夯实双基。而事实上,分层作业的要求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深层动机和成就动机。如何更有效地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分层布置作业值得大家进一步探讨。
四、总结与改进措施
根据本次调查了解到的中学课堂教学的情况,我们认为,我校以构建情智课堂为抓手进行的课堂教学改革已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然我校课堂教学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我们应当总结经验,扬长弃短,改革创新。
(一)让教育回归育人的本质
南京市著名教育家孙双金老师提出了“情智教育”理论。该理论认为,现代教育教学的本质内涵就是情智。我们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大写的人。人是由一撇一捺技撑起来的。一撇侧重于感性的发展、情感的发展,一捺侧重于理性的发展、智慧的发展,一撇和一捺的交叉点就是追求情感与智慧的和谐共生。我们“情智教育”培养的人,一撇上写着“高尚的情感”,一捺上写着“丰富的智慧”。一撇一捺有一个交叉,这叫情智交融,和谐共生。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是健全的人,大写的人。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学生幸福成长。
(二)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
要贯彻“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有情有智”的思想。教师要重视教学观念和教师角色的转变,树立课堂是师生合作学习、平等对话的天地,是师生历炼心志、感悟幸福的场所。我们的教学应为学生创设一个心理自由和安全的学习环境,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和谐、民主的伙伴关系,让学生在教学中体验幸福,快乐成长。
每节课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学习资源丰富、恰当,情智教育生动、充分。
(三)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教法的选择和学法的指导。
要以基础知识为核心,以能力为重点,兼顾情智发展。抓住要害,以主问题为主线,引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析疑点,夯实基础,发展能力。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及教学过程中的动态情况,对预设教学目标进行新的生成和调整,建设、完善情智课堂,提高教学效益。
(四)要有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要给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空间。其次,合作学习要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明确小组成员的分工;培养学生大胆表达、认真倾听的习惯;适时引导并组织好组内、组际间的交流;充分发挥激励与评价作用。
(五)优化学生练习反馈
1.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提倡分层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2.作业布置要适量。重视对学生预习、复习的指导和检查,形式要灵活多样。
3.以情智教育理念引领作业的批改与评价的改革。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中肯的评价,并给予耐心的、针对性的指导。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练习的兴趣。
4.经常指导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总结、反思。鼓励教师引导学生使用错题订正积累本,并指导学生时常温习,提高学习的效益。
结束语:
我们期望通过深入探索与实践,坚持不懈地建设情智课堂,以情激情,以智激情,情智相生,促使学生情感不断丰富,智慧不断升华,促进师生情智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