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就工具性而言,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即学生通过英语课程掌握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发展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技能,初步形成用英语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进一步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在推行学科核心素养的今天,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一再被提及要引以重视。开放性问题和学生的思维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英语教材中story板块如何设计开放性问题?本文结合五上unit2 A new student的story教学予以阐述。
什么是开放性问题?开放性问题是指需要我们对有关事情进行进一步描述的问题。开放性问题它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和多变性的特征,小学英语教学中设计开放性问题,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探究、能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其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英语中的开放性问题多以“what、when、where、why、how”等词开头提问。五上unit2 A new student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大楼里的各个功能室,初步学会使用Is there /Are there…文中也出现了How many …?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执教者在教学设计时对文本的处理,设计了如下几个环节:Task1:Listen and read---How does Miss Li introduce Nancy? Task2: Guess—What’s in the building? Task3: Listen and tick—What’s in the building? Task4: Ask and answer—How many…are there …?整体开来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已经有了大问题的设计理念,每一个问题都需要学生进行思维后寻找到答案,而不是简单回答:Yes或No。 本文设计出了问题的开放,还有环节的开放。例如在具体学习教学楼里的功能室时,教师先以classroom为例,示范示范问答,然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剩余的功能室。评课老师指出,关于本课的开放,或许还有另外一种形式:问题的设计还可以再大一点。本课是给Nancy介绍功能室,回归生活,我们要先知道有哪些功能室所以第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就是 What’s in the school?学生可以先Think and guess 然后 Listen、 tick、and check 学习功能室;然后第二个开放性问题:教师以classroom为例,运用Is there…? How many…are there..? 和 Where is the…? 学习相关句型,了解教室,也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师生讨论教室,这样更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接着第三个开放性问题:What else in the school?学生在小组里学习其他功能室,也可以让学生先总结我们是如何讨论教室的?学生回顾之前所学知识,再加以运用,真正体现学生学的主体性。最后的拓展环节让学生扮演Nancy总述介绍自己的新学校,综合性地运用语言。
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重要载体。在设计阅读教学时,我们要输理各问题之间的逻辑和衔接,用开放性问题为学生搭建思维训练的平台,结合思维能力的培养目标和具体的阅读任务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