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的街市》
丁云波
教学目标:
反复朗读诗歌,品味诗句,把握诗歌所传的思想感情,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学习本文自然的联想和丰富的想象。?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PPT出示星光图,并追问:你喜欢星光,喜欢灿烂的夜晚吗?面对满天星光引发你哪些联想呢
二、对于作者及其作品,你了解多少??
(1)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省乐山县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1914年赴日本留学,原学医。1918年开始新诗创作,五四时期积极从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文化运动。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在中国文坛上骁勇地驰骋了60多年,他学识渊博,才华横溢,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旗帜。?
(2)文学成就:他的第一部诗集《女神》,歌颂十月革命,谴责帝国主义,斥骂中国反动派,赞美叛逆的英雄,以狂飙突进和雄壮宏伟的精神,开创了一代革命诗风,他是我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他创作的历史剧,无论是抗战时期的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作品,都成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有力武器。收在《塔》《橄榄》《海涛》《抱箭集》《归去来》等集子中的小说、散文,或控诉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或记录作者思想跃进的历程,保存了中国革命史的一些资料。
三、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音乐美
朗读要求:
1、节奏不宜强,声音不宜大,速度不宜快,做到轻松、柔和、舒缓。
2、把握这首诗美好、恬静、自在、清新而略带忧郁的感情。
3、划出诗歌的节奏并标出重音。
天上的街市
远远的/ 街灯/ 明了,
好像/ 闪着/ 无数的/ 明星。
天上的/ 明星/ 现了,
好像/ 点着/ 无数的 / 街灯。
我想那/ 缥渺的/ 空中,
定然有/ 美丽的/ 街市。
街市上/ 陈列的 / 一些物品,
定然是/ 世上没有的/ 珍奇。
你看,那浅浅的/ 天河,
定然是/ 不甚/ 宽广。
那/ 隔着河的/ 牛郎织女,
定能够/ 骑着牛儿/ 来往。
我想/ 他们/ 此刻,
定然/ 在天街/ 闲游。
不信,请看/ 那朵流星,
是他们/ 提着灯笼/ 在走。
四、赏析诗歌,品味诗歌的意境美
1、用简洁的语言为每一节拟一个小标题。
2、诗歌采用哪些写作手法?
知识小贴士:
联想”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或事物;?“想象”指想出不在眼前的具体形象或情景。文章中的联想和想象都是由事物引发的,都是作者思考活动的结果,所不同的是:联想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内容比较单薄,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有的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想法。想象虽然也是由具体事物引起的,但设想(假想)出来的内容比较丰富,一般都有具体的形象化的情景描写,而这些形象化的情景是眼前看不到却又合情合理的。
3、诗人由远远的街灯联想到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联想?
4、诗人看到明星景象时产生了那些遐想?
5、天上的人们生活是怎样的呢?
五、对比分析,感受诗歌的情感美
1、你还记得传说中牛郎织女的故事吗?同学讲述民间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故事。
2、诗中描写的牛郎织女和传说中的牛郎织女的命运有何不同?并结合写作背景说说诗人为什么要做这样的改造?
写作背景:
《天上的街市》选自诗人第二部诗集 《星空》。1921-1923年,郭沫若三次从日本回国。这时,“五四”运动高潮已过,中国正处于军阀混战时期。作者满怀实业救国的理想从日本留学回国,眼睛所见的世界面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冷酷如铁!黑暗如漆!腥秽如血!”的黑暗现实,郭沫若感到极大的愤怒,苦闷感伤,但他并没有悲观失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就是这一时期,1921年10月24日,作者写下了这首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天上的街市》。
生在这样个阴晦的世界当中,
便是把金刚石的宝刀也会生锈!
我们飞向西方,
西方同是一座屠场。
我们飞向东方,
东方同是一座囚牢。
我们飞向南方,
南方同是一座坟墓。
我们飞向北方,
北方同是一座地狱。
左也是漶漫,
右也是漶漫,
前不见灯台,
后不见海岸。
——郭沫若 《凤凰涅槃》
本诗通过由远远的街灯产生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上的街市及美好的生活,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痛恨,对光明、自由、幸福、快乐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激发人们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
温馨寄语:
最后,我们用温家宝总理的一句话来结束我们这堂课。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