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玥老师经历多次磨课,代表三年级数学组于本周三(12月25日)全校数学教研活动时执教《认识平均分》,向全体数学老师展示我校青年教师的风采。
“认识分数”是学习分数的基础。教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野餐情境,从生活经验联系到数学知识,胡玥老师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设计了四个板块:情景引入,引起冲突;操作体验,建构新知;比较大小,提升认知;巩固练习、深化新知。胡老师在操作体验板块设计了四个活动:分蛋糕、表示正方形的二分之一、表示图形的四分之一、创造几分之一。想一想、分一分、说一说,让学生认识几分之一,随后又接着最后一个活动,让学生观察、思考,感悟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课堂教学后,顾颖老师、刘秋燕老师、恽洁老师、范建忠主任、周刚校长等人分别评课,对全体数学老师进行了理论指引。首先,顾颖老师以分数的意义为切入口,对胡玥老师的教学进行评课,最后又抛出“比较时是否抽象出比较几分之一大小的一般方法?”为结尾,引发全体数学老师的思考。随后刘秋燕老师以“追根溯源、把握本质”为主题,围绕理解分数的内涵实质;梳理教材的编排体系;分析学生的学习起点;制定本课的教学方案这四方面,分别解读分数的初步认识。如这节课需要注意只对分数加以描述、不给分数下定义;体验分的过程需要注重语言表达的完整性;通过对比相同图形的不同折法、不同图形的相同折法,不断深度学习。恽洁老师作为胡玥老师的指导老师,就课堂的优劣之处进行评课,突出了活动串连的重要性。范建忠主任则对以上内容进行补充和明确,如在比较分数时,三个同样大小的圆未强调,不同图形不能比较;在学生操作时,要利用希沃软件,充分展示学生生成资源进行比较;等等。最后,周刚校长对活动进行总结和升华,教师备课要从扎实——华美——真实,以学定教、不断调整。学生在生活中能感受分数,但却不会叙述,不能感知、判断分数,教师在课堂上需要侧重于分数的说、写;板书时注意图文呈现、强调书写、突出平均分;板块设计时,活动要求可由齐读到个人读,再到独自浏览,图形可以从长方形到正方形,再到圆形,多种呈现、层层递进。另外,周校长还就学生生成提出了相关指导意见,如“一分、一分”的错别字要如何纠正,学生是否有理解错误等等。
胡玥老师的课堂教学现场让我们看到了活动串连对课堂的积极意义,周刚校长等人的讲座更是给数学组全体老师增添了理论智慧。理论联系实践,案例式课题研究为全体数学老师带来了宝贵经验与智慧。
(郑陆实验学校供稿 撰稿:顾莲 摄影:顾莲 审核:周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