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 《我们奇妙的世界》 | 姓名 | 龚静 |
案例呈现 | 初读课文,梳理脉络。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出示要求:(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读完后找一找,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世界的奇妙的?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 2.交流: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世界的奇妙的?(天空和大地) 3.示范思维导图 刚才我们读出的课文结构,可以用思维导图来表示(出示思维导图的一级、二级图) 4.课文是怎么具体写天空和大地的珍藏的呢?出示要求:圈出作者写了天空和大地的哪些景物,继续完成思维导图。合作任务重点就在写了哪些内容,完成思维导图 5.根据学生回答填写思维导图。(重点看有没有讲清要点,整理有没有遗漏) 6.总结:作者在写清楚天空和大地时,选取的不同的景物来描写。 | ||
点评分析 | 深度学习,是在学生的已有经验与新经验(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从而使学生与知识建立意义关联。在这个板块教学中,老师的教学设计看似步步递升,层层递进,但是却没有真正站在学生的立场去设计。对于三年级小学生来说,初读课文的第一感受一定是奇妙,从作者介绍的各种事物能够直接感受得到,老师却站在了思维导图的最高层,让学生从一个知识结构的高处往下一步一步寻找信息,这违背了学生知识建构的规律。真正的深度学习,应是让学生先找出所有奇妙的事物,再去署长寻找关键句将这些事物分类,从而得出思维导图的高层,即从天空和大地两方面来写出世界的奇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