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 内容 | 《蟋蟀的住宅》 | 课时 | 第一课时 | 备课人 | 叶来 | |
教学 目标 | 1. 认识“宅、隐、毫”等12个生字,会写“宅、临、选”等14个字。正确读写“住宅、隐蔽”等词语。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读懂蟋蟀的“住宅”是怎样建成的,体会蟋蟀吃苦耐劳、不肯随遇而安的特点。 4. 积累好词佳句,体会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具体事物的写作方法。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叙述的方法。
| |||||
教学 重难点
| 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初步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之处。
| |||||
教学 准备 | 教学PPT 课前观察蟋蟀 | |||||
教师与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播放蟋蟀的叫声音频)聆听着蟋蟀的叫声,你有怎样的感受? 2. 蟋蟀在昆虫界声名远扬,不但因为它的歌声,还有着另一个原因。那是什么呢?(引出课题) 3.补充“宅”和“穴”字形演变,区分两者的不同。 4.再读课题,学习从提问开始吧。(学生质疑,相机提炼出问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出示小组合作的学习要求。 四人小组合作读文, 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讨论: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讲了哪两方面的内容? 2. 检查反馈。 (1)出示生字词语认读。(把蟋蟀送回家) (2)出示课文段落练读。 相机理解:隐蔽、随遇而安、慎重。 (3)齐读课文段落。 3.交流:课文围绕蟋蟀的住宅写了哪两方面内容? (住宅特点 修建过程) 4.梳理课文段落,划分标记。 三.感悟特点,品析观察 1.默读课文第5、6自然段,先划出描写住宅的句子,再圈出句子中表现住宅特点的关键词语。 2.集体交流。 (1)感悟外部特点 选址向阳 样子合适 环境隐蔽 对应着概括要点引读相关语句。 (2)感悟内部特点 圈划出关键词,交流体会。 (从中看出蟋蟀不肯随遇而安、富有智慧、勤于劳作。) (3)小结:小小的蟋蟀,在建造自己的住宅的时候,选址是如此优良,环境是如此隐蔽,建造是如此精致,难怪法布尔说:——(引读课文中的句子) 指导反复朗读,感情朗读。 3.体会观察的细致。 (1)出示两个句子进行比较。 体会“半掩”的准确表达。一个“半”字,写出了住宅门洞的特点——既隐蔽、安全,又通风、便于进出。这样的表达更准确,更清楚。 想象作者观察的样子和神情。 (2)思考:这样准确的表达与作者的观察有什么联系? (3)出示资料袋,补充法布尔对于观察的严谨态度的语言。 4.文中像这样写得准确,又体现出作者观察细致的地方还有很多,你能找出来吗? 自主阅读比批注一下。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5.小结:这是这种长期坚持的细致观察,才使得法布尔将蟋蟀的住宅描写得如此准确又生动,将蟋蟀的住宅活灵活现地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使得我们与作者一起发出这样的赞叹—— (出示文中语句再次朗读) 四.自主探究,课后延伸 1.学到这儿,你对蟋蟀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关于蟋蟀,你还想了解什么呢? 3.带上我们的疑问,保持我们的好奇,通过多种形式寻找答案,继续探究蟋蟀的秘密吧!
| 启动听觉,从蟋蟀的叫声激发学习的兴趣,奠定喜爱的情感基础,自然引出课题。
从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的概括方法进行指导,训练学生提取关键词进行概括的思维能力。
通过句段的比较品析,感受作者观察的细致,体会用词的准确,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自主发现,训练学生思维的独特性。
引导学生提问质疑,在连续的问题中保持学文的主动性,也为自主学习提出了明确的学习目标。 | |||||
板 书 设 计 |
向阳隐蔽 便于排水 住宅特点 大小适宜 简朴卫生 11 蟋蟀的住宅 修建过程 | |||||
教 学 反 思
| 《蟋蟀的住宅》这篇课文,作者全文采取拟人化的写法,到处都能发现作者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对蟋蟀的喜爱与敬佩之情。当学生饱含着对蟋蟀的浓厚兴趣和探求欲望来学习课文时,也就很容易能够掌握蟋蟀住宅这项伟大的工程了。 围绕本课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教学效果: 教学时,我以学生的兴趣为抓手,从聆听蟋蟀的叫声导入,自然引出文题。利用动物和人类的“住宅”的联系及区别,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说说动物住处的称呼,让学生在拓展中积累,在比较中感受作者的感情。 “以学定教、顺学而导”。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感悟时,根据学生普遍对住宅特点感兴趣的情况,对课文内容作了大胆的取舍,重点研读住宅特点部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感悟小蟋蟀舒适的住宅是和它们的不肯随遇而安、慎重选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采取读、思、议、想象结合的方法,品词品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学生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课堂氛围显得比较和谐。文中对于蟋蟀住宅的描写十分准确,语言生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读,抓住关键词来体会蟋蟀修建住宅的智慧,感悟蟋蟀的勤劳和谨慎,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插入了一个想象说话的点:盛夏酷暑时节,骄阳似火,法布尔是怎样观察蟋蟀的呢?借助插图,帮助学生进行大胆地想象,从周围的环境、人物的动作、神情以及心理展开合理的联想,深刻领悟法布尔细致观察、持之以恒的科学品质。 教学是种不完美的艺术。预设的要求中,对于文脉的梳理,感觉比较简单,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却一时不能很好地找到相应的段落,只关注了点,没有考虑到面。看来在今后的课堂上,对课文进行整体的感知,进行段落划分的训练应该不断强化。再者,学生在概括蟋蟀住宅特点的时候,语言不简洁,指向迷糊,表述混乱,这也反映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的发展滞后了,在今后的教学中,还得作为一项重点的训练目标加以落实。 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充满了期盼,却忽略了我最应该关注的群体——学生。所以说,不管是备课,还是课上,还是课下,老师心中都要有学习的主体“学生”,这样的话课堂会少一些遗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