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第二阶段计划
(2018年9月-2019年1月)
一、指导思想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物理组申报的课题《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 制图能力的研究》已被正式立项。本阶段通过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读图、制图的能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综合、空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二、研究目标
1、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教学挂图、物理实验装置、物理模型、黑板略图、课件、网络等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读图、制图的兴趣。
2、物理教师要关注科技的发展,重视图片信息的收集,要引导学生收集有效信息,合作共享,建立和完善物理图片信息资源库。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图片收集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课本插图的作用,让学生多看图,多分析图,不断培养学生的分析概况能力和综合读图能力。
4、用多图并用的指导和训练,制作图形或图表,拓展学生的思维,不断培养学生的制图能力,并能与他人交流,有自我反思和听取意见的意识,具有初步的信息交流能力。
5、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6、通过课题研究,形成培养学生读图、制图能力的方法、步骤、策略和具体措施。建立学生读图、制图的观察评价体系。
三、研究内容
1、创设情境,养成习惯,培养学生读图、制图的兴趣。
要让学生多关注图,培养学生经常读图、制图的习惯。首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创设图形或图像问题的情境,让学生知道“图”也是打开物理知识宝库的另一把钥匙。其次,要让学生与现实生产、生活联系,明确“图”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性,现实生活中许多问题都需要丰富的图形或图像知识作指导。再次,通过读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读图来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了解物理理论与现实的内在联系与规律,通过制图解决物理现象和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课本插图、教学挂图、物理实验装置、物理模型、黑板略图、课件、网络等,让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彩图,一幅幅精美流畅的板图板画、一件件生动逼真的物理实验装置和模型,产生欢愉的情绪和浓厚的兴趣。培养学生读图、制图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图形和图像,使学生读图、制图能力的培养经常化,使学生养成爱读图,会制图的习惯,使图形和图像成为学生获得巩固物理知识和扩大知识面的源泉。
2、科学规划,让学生掌握读图、制图的基本方法步骤,形成策略。
众所周知,学生读图、制图的能力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对他们付出长期不懈的正确训练。选择一种恰当的读图、制图方法步骤,加强对学生读图、制图能力的循序渐进地培养,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将尝试以下几个步骤:①学生模仿,读图、读文字,图与文字相互结合理解,明确图形和图像表示的内容,获取准确信息。②教师指导,精确读图,掌握科学制图方法,培养实际应用能力。③设计合理的训练题,准确制图,对所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综合、重组和再造,当众表达自己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制图能力和素养。
四、研究措施
1、每月一次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会,组织课题组教师学习相关理论,交流学习心得。
2、要求课题组成员期初制定课题研究计划,期末进行课题研究小结。
3、每月至少提1个问题,完成1篇回复, 1篇学习笔记,1篇心得反思。
4、每月底对课题组成员的作业情况进行统计、考核。
5、课题组成员对研究活动要积极反思,以案例评析的形式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并在此基础上作探索性思考,撰写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和反思。
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布置新学期的研究任务及分工。
2、召开第一次课题组会议。
3、完成第二阶段课题实施计划
4、对学生现阶段情况进行调查。
十月份
1、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
2、收集各种课本插图、教学挂图、物理实验装置、物理模型、黑板略图、课件、网络各种各样的图。
十一月份
课题组例会
十二月份
1、课题组老师上课题研究课,各人完成评议表。
2、课题组会议总结。
3、迎接课题中期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