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根本政治制度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支持人大代表的工作,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2、能力目标:
①能够从具体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中抽象概括出基本制度对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
②能够把学习到的基本制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理解、分析相关的经济、政治现象,解决相关经济、政治问题。
③结合“探究与分享”等栏目的学习,培养和提高合作探究学习、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2、知识目标:①知道在我国,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②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和作用,懂得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意义和做法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教学难点: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做法。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法,互动讨论法。
(四)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电影剪辑和其它材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通过电视、互联网、报纸了解一些有关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知识,搜集中学生积极参与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典型事例。
(五)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开国大典.mp4“开国庆典”电影剪辑,导入新课
教师:刚才我们再现了让每一位中国人永远难忘的历史瞬间,从那一刻起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人民当家作主了,那么人民是怎样当家作主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活动探究一:
材料一:朱婷现为中国女排队长,带领队员多次为国家争得荣耀。包括朱婷在内的2975名公民一起被推选为人大代表,参加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思考:朱婷是怎么被推选为人大代表的?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哪项基本内容?
学生:略
教师:朱婷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因此通过民主选举,朱婷被选举为人大代表。这体现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民主选举选出代表,组成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
材料二: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举行开幕会,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审查计划报告、预算报告。3月8日下午听取栗战书委员长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的报告。3月12日_上午听取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思考: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项基本内容?
学生:略
教师:这个听取报告是不是说明了国家机关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那为什么要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呢?这是因为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检察机关(检察院)、审判机关(人民法院)、监察机关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并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材料三:3月15日上午举行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各项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表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表决其他有关事项。
思考:议程中,人大代表以怎样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意愿,如何决定议案是否通过?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哪项基本内容?
学生:略
教师:人大代表通过举手表决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根据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决定议案是否通过。这体现了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问题经人民代表大会充分讨论,遵循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民主决定。
活动探究二:
材料四:2017年5月11日,上午,湖北省咸丰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培训班在该县县委党校开班。县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欧阳开平讲话:作为一名人大代表,要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为人民发声,慎重审议、表决各项议案、报告各项决定,更好地行使宪法赋予人大代表的各项权力;同时要求代表了解和掌握社情民意,把人民群众的需要、意愿转变为人大代表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更好地促进民主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思考:湖北省为什么要召开人大代表培训课?
学生:略教
师:(过渡语)这段材料主要内容在后两段,第二段主要是说明人大代表应该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力,第三段主要说明人大代表的义务。权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本级人民代表大会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国家权力,有权依法审议各项议案和报告、表决各项决定、提出议案和质询案。
义务:人大代表必须与人民群众保持密 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过渡语)在生活中,我们不是人大代表,但是想表达自己的意愿应该怎么办呢?可以传达给人大代表。那我们如何找到身边的人大代表呢?
学生:略
教师:可以通过手机、微博、人大代表联络处、人大代表之家。
活动探究三:
材料五: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468名(其中有45名农民工代表) ,占代表总数的15.7%,比十二届提高了2.28%;专业技术人员代表613名,占代表总数的20.57%,比十二届提高了0.15%;妇女代表742名占代表总数的24 9%,比十二届提高了1.5%。思考: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上述变化,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哪些优越性?
学生:略
教师:上述材料说明了人大代表的构成,他们来自于各个不同阶层,有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与妇女代表,面向全体人民。这体现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更好地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
(过渡语)这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之一,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都有哪些: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以来,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展现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历史意义)
2、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的构成变化就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要性)
活动探究四:
(过渡语)既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么重要,那我们应该如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学生:略
教师:1、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就体现了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首先就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2、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扩大人民民主,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要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3、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能够使得国家方针政策传达人民的意愿和呼声)
4、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我国要始终贯彻履行的政治原则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