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案例评析
教学内容 |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 执教老师 | 李晓兰 | |||
班级 | 九7班 | 时间 | 2020.10.30 | 评析老师 | 李晓兰 | |
教学 现 象
| 学生探究活动1:开关闭合,两盏灯都能亮起来 师:小明家最近正在装修, 正在为卧室装灯的事情犯愁呢,他想在卧室里装一盏这样的吊灯和一盏壁灯,吊灯主要用来普通照明用,壁灯主要用来晚上到床上看书看时用.同学们一起来帮帮小明,给你一盏吊灯,一盏壁灯,一个开关,若干导线,来连接一个电路,要求:当开关闭合时两灯都能亮起来.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连的最快? 并举手示意. 生:学生实验,派不同设计方案的同学来板演. 师:我们来一起看一下呢,开关闭合.什么现象?开关在不同的位置能控制整个电路.连接成功的小组举手看看呢?嗯,大家的动手能力还是不错的.看一下电流路径有几条? 生:1条电流路径. 师:我们知道灯泡有一定的使用寿命,如果某一天吊灯灯丝突然烧断了,你们希望壁灯会是怎样的?我们来验证一下这个电路能满足这个要求吗?怎样算灯丝断了?我们试试看,壁灯还能亮吗?说明这个电路的用电器工作时相互影响还是互不影响? 生:验证说明用电器之间相互影响. 学生探究活动2: 开关闭合,两灯均能发光且符合吊灯损坏,壁灯不受影响的要求 师:看来生活中的吊灯和壁灯并不是大家这样连接的,请同学们再动动脑经,改进一下,尝试一下其他的连接方式,要求:开关闭合,两灯均能发光且符合吊灯损坏,壁灯不受影响,利用原有的器材,连完电路后记得要验证一下,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下面就开始实验. 生: 一些不同设计方案的同学来板演. 师:请这组连电路的同学来验证一下你的图是否符合我们的每一条设计要求?说明这个电路的用电器工作时相互影响还是互不影响? 生:验证说明用电器之间互不影响. 师:请同学们重点对比一下这两种电路的连接方式,第一种电路灯泡是逐个顺次连接的,叫串联(板书),第二种电路灯泡是并列连接的,叫并联.请你们尝试在学案上画一画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生:请两位板演画,其他同学画在学案中 师:总结并联电路特点. 学生探究活动3:两灯都能亮且互不影响,还要吊灯,壁灯能独立工作. 师:同学们把吊灯和壁灯设计成并联的电路,大家一起再来看一下,开关合上,两灯怎样?开关断开呢?实际生活中房间里的灯是这样的吗?小明玩耍,只需吊灯,小明看书,只需壁灯,要怎么改进?要能单独控制两盏灯,需要添加什么器材?开关怎么加? 生:同学们利用刚才的并联电路,加两个开关,在图上补画出开关的位置. 师:是不是真的能实现单独控制作用呢?下面开始实验,请刚才上来画开关的两组分别来两位到黑板上展示.请这组同学验证一下,怎样让吊灯L1单独工作?怎样让壁灯L2单独工作? 生:学生上台验证展示. 师:总结支路开关的作用,大家可能在家里只是关注到了控制吊灯和壁灯的开关,你们有没有见过这个满是开关的盒子?所以为了更符合实际情况,还要在这个图上怎样改进?哪位同学上来把开关接上去? 生:演示装在干路上,其他同学分组实验. 师: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小明家卧室的两盏灯的电路终于设计出来了.我觉得你们每一个电路设计师,今天的表现都很不错. 应用 出示发光电子牌 师: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电路,像到了晚上,商家门口的形形色色的发光字牌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郑陆街上有名的炮仗羊肉馆也是很显眼.老师这里也制作了一个发光字牌,通电后,看到了什么现象?我想知道这两个发光的字之间会是怎样的连接方式?如何进一步判断? 生: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 路灯 师:随处可见的路灯,到点齐刷刷的亮起来了(看视频),思考:各路灯之间怎么连接? 生: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 3.各家用电器 师:各家用电器如何连接? 生: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 师:大家能尝试从以下几方面来归纳一下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有哪些不同之处呢?(ppt表格呈现) 师:判断暗箱. 生:利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判断
| |||||
评
析
| 围绕《创新初中物理实验的实践研究》的课题,我开展了《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的区级研究课。我从以下四个方面归类创新点: 从情境创新,三个情境有层次的加深难度,引导学生不断改进实验方案,最后达到实验要求,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人,成为合格的小设计师。 从实验器材的创新,结合时代的发展,自制的LED彩屏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进步,从宣传郑陆镇非物质文化遗产到郑陆实验学校,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力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利用磁性白板,让开关成为可移动的电路组成,增加趣味性,利用这样的电路图,化解难点,降低了学生连接实物图的难度,提高了学生实验的效率。 从实验开放方式的创新,三个情境、三个要求有目的性的指导学生。学生在第一个设计要求下,打开思维,设计了多种符合要求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我和学生一起探究特点,总结共性;在第二个设计要求下,可移动的开关让学生有了发挥的空间;在第三个设计要求下,一张完美的家庭电路图就能呈现了。 从实验评价创新,首先在学生实验1后进行教师的示范评价,验证这个电路是否符合要求,然后在学生实验2、3后进行生生评价,最后针对暗箱的实验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验评价,巩固了所学内容。 一节课下来,物理组的同事们给与我肯定和建议。整节课中有些细节有待提高:实验器材的紧缺导致动用了旧的实验器材,学生演示组装时需要教师的指导;教师演示器材与学生实验器材的不同,导致学生上台演示时的紧张;教师磁性白板粘贴的位置要到位;描画的线路可用粗的白板笔增加可视性。 这次研究课后还进行了说课、评课、议课活动,这次活动的开展促进了我的自我反思、自我成长,为我搭建了一个学习、成长的平台,创新路径的归类来提高课堂的效率将成为我研究的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