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 1. 旋转一盏台灯的亮度旋钮,灯会逐渐变暗或逐渐变亮 2. 收音机选定某一电台,调节音量控制旋钮,音量会发生变化 提问: 1. 为什么会有你们看到或听到的现象发生? 提问: 2.电流为什么会变化呢? 非常好,那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电学元件能改变电路中的电阻,从而改变电流的吗?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一个自己创造这种元件的机会。每一个小组的桌子上都有一些器材,请同学们先认清并说出他们的名称。 学生实验: 1.请同学们利用桌上的器材探究一下:你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使桌子上的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 2.同学们实验后请互相交流讨论,总结出使小灯泡亮度变化的方法有几种并说出每一种方法的设计原理 (体会: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选择器材、进行实验,会激发学生用已学过知识探索新知识精神和创新意识,并在实验中初步体会到变阻器的作用和他们设计的每一种变阻器的制作原理。) 教师总结:同学们的思路都很好,都是从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入手来改变电阻值,祝贺你们已会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一定的物理问题。但这3种方法哪一种最简单、最可行、效果最好呢?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探究已经制作出一种最简单的变阻器,请同学们看我出示的这个变阻器,就是根据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值而制成的滑动变阻器。 演示实验: 师将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并移动滑片让学生观察灯泡的亮度。 请同学们自己桌面上的滑动变阻器及其说明书回答下列问题: 1.滑动变阻器由几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由什么材料制成 2.这些部分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 3.有几个接线柱? 4.它的铭牌上有什么,表示什么意思? 5.它与所控制的用电器如何连接? 6.在电路图中的元件符号? 7.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何处? 了解学生的讨论结果后,进一步补充说明。 (体会:这一部分的安排,即减轻了老师讲解的负担,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观察能力、理解能力,体会到了互相交流和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构造、使用方法已经有所了解,它有四个接线柱,我们在将其接入电路时, 提问: 1、应将哪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呢? 2、接入后,滑片在哪一侧是阻值最大呢? 学生实验: 请同学们你桌子上的部分器材和滑动变阻器,参照老师给出的提示进行探究上述问题。 提示: 1.同时连接上两个接线柱 2.同时连接下两接线柱 3.同旁一上一下(两种) 4.对角一上一下(两种) 实验后是提问: 1.能改变灯的亮度的连接方式有几种?特点是什么? 2.同时接上两接线柱你观察的什么现象? 3.同时接下两接线柱呢? 4.闭合开关前,滑片应在哪一侧? 小结: 1.请同学们互相交流一下这节课的收获最后,请一名同学利用老师的演示板演示一下滑动边阻器的作用并讲述原理 2.请同学们再举出生活中应用到变阻器的例子 | 学生观察现象 学生思考并讨论 学生1回答:可能是通过他们的电流发生了变化。 学生2回答:在电压不变时,是电阻发生了变化。 同学们兴趣十足的想要知道 生集体回答:电源、开关、小灯泡、粗细和长度相等的一根铜导线、两根镍铬合金线、小夹子、导线若干 学生积极设计并进行实验 学生总结有3种方法:1、用导线将电源、小灯泡、开关连接后,再分别将铜线和镍铬合金线接入该电路,灯的亮度发生了变化。原理:改变导体的材料,改变电阻值。 2、上述基本电路连好后,在分别将一根和两根并在一起的镍铬合金线接入电路,灯的亮度发生了变化。原理: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改变电阻值。3、将一根镍铬合金线接入电路,并且合金线的一端用小夹子接入电路,让小夹子在合金线上滑动,灯的亮度逐渐的改变。原理:改变导体的长度,改变电阻值。 集体回答:第3种 生观察体会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生自主学习回答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 互相交流补充 分组实验,边实验,边讨论 学生3回答:四种,特点是一上一下。 学生4回答:同时接上,无论如何移动滑片灯的亮度都不变,且很亮。 学生5回答:同时接下,无论如何移动滑片灯的亮度都不变,且很暗。 学生6回答:移至离所接下接线柱最远的一端。 积极参加演示活动 列举出了自己生活中应用变阻器的例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