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研究)课情况
执教 教师 | 李晓兰 | 开课 时间 | 2020.9.17 | 学科 | 物理 |
课题 | 功率 | ||||
主要 研究 问题 | 探索创新初中物理实验的实践研究的有效路径 | ||||
相关 研究课题 | 《创新初中物理实验的实践研究》 | ||||
附教案一份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道功率的定义、公式、单位、物理意义。 2、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小组合作,会估测人上楼时的功率。 二、教学过程: (一)情境:小明的教室在五楼,通常上楼需要1.5min,一次他跑步上楼只用了40s,小明的体重是500N,教学楼的每层高度是3m。请问: (1)小明在两种情况下,做的功分别是多少? (2)你认为这两种上楼方法从物理的角度思考,有什么不同?(两次做功相同,所用的时间的不同,说明做功的快慢不同。) 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有哪些? 回忆: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1、相同路程比时间 2、相同时间比路程 类似的,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有: 1、做相同的功比时间 2、相同时间比做功多少 如果时间和路程都不一样,如何比较运动快慢?可以用“路程/时间”的比值即速度来表示。 如果时间和做功多少也不一样,如何比较?比较“功/时间”的比值。 给出功率定义:功与做功所用时间的比。 它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二)自主学习: 1、功率的公式P =W/ t 变形公式 W = Pt t=W/P 2、单位:国际单位:W 常用单位:MW KW 3、功率单位间的换算关系:1kW=103W 1MW=106W 4、补充1W=1J/S 5、功率70W (70 J/s)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在1s内做功70J。 通过图片了解一些功率值。 6、练习:小华推着小车,0.5min内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了15m,所用的水平推力为10N,求在此过程中小华对小车做功的功率是多大? (三)估测上楼时的功率 1、原理:P=W/t 方法改进:推导 2、测量的物理量:人的质量 m、一级台阶的高度h、走过的台阶数n 、所用的时间t(板书表格) 3、磅秤(电子秤)、秒表、米尺 4、功率的表达式为: 实验步骤: 1、用电子秤测出被测者的质量m; 2、用米尺测出所登楼每级楼梯的高度h,数出楼梯的级数为n; 3、用秒表测出登楼所用的时间t,测2次快慢爬楼。 4、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计算出人上楼时的功率。 5、分析数据,每个学生两次都爬一层楼,两次做功相同,时间不同,导致功率不同,这是利用相同的功比时间的方法来比功率,与学案中的情境相同。 课堂小结: 1、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2、功率的公式及单位 3、测量人爬楼功率的方法 思考:如何测量人引体向上的功率?
| |||||
教 后 反 思 | |||||
1.以复习情境引入做工有快慢区别,回忆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可类似得出比较物体做功快慢的方法,以比值的方式定义速度通用到以比值方式定义功率。 2.自主学习功率,引导学生学习一个新的物理量,从定义、公式,单位、物理含义几个方面学习,通过练习加强巩固求功率的过程,学生板演规范解题格式,学生互评,注意单位换算。 3.学习小组合作估测人上楼时的功率,引导学生对原理进行方法改进,掌握测量物理量。器材和表达式,引导学生能自己设计表格。考虑到时间性、秩序性问题,需要合理安排,先分六组,再确定组长,6组同时进行小组合作。每组爬一楼,1、2组从一楼爬上二楼,3、4组从二楼爬到三楼,5、6组从三楼爬到四楼。一快一慢两次爬楼,让学生亲身体验。为了不影响其他班级上课,选择食堂那幢楼的楼梯。最后通过学生数据分析,与导入情境呼应,做相同的功比时间的方法来比较物体做功快慢,起到巩固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