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品味、积累文章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
1.训练朗读,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准备:
1.预习。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感受丁香花的特点
1.导语: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作家宗璞写的散文《丁香花》有什么特点?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主要写了那两部分的内容?
2.城里街旁、城外校园、斗室外的丁香都有什么特点?
二、感受雨中的丁香的特点。
1.导入:雨中的丁香花又有什么特点呢?指名读。
2.课件出示:
在细雨迷蒙中……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1)雨中丁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画面。
(2)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3.齐读,读出淡淡的愁绪。
三、感悟丁香结。
1.过渡:作者为什么把丁香花喻为“丁香结”。
2.指名读第5自然段,讨论:
(1)围绕“丁香结”的描写展开梳理。
丁香花蕾之所以称为“丁香结”,从外形上看,也许是因为它跟衣襟上的盘花扣很相似。
这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出示图片。
(2)古人何以发明“丁香结”:
课件出示: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李商隐《代赠》
殷勤解却丁香结,纵放繁枝散诞春。
——陆龟蒙《丁香》
霜树尽空枝,肠断丁香结。
——冯延巳《醉花间》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
——李璟《摊破浣溪纱》
读读,说说意思。
讨论:文章引用诗句的作用是什么?
更有意境、展示丁香的内涵,留下想象的空间。
3. 理解第6自然段。
课件出示: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1)齐读。
(2)怎么理解“丁香结”?
(3)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这体现了作者超然物外、从容豁达的人生态度。
(4)结合实际,感悟人生。
结合自身经历,赏析文中哲理性的语句: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吗?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谈理解,师适当点拨。
四、回顾写法,练笔学表达。
1.出示要求:体会并学习本文的写法,选择你喜欢的一种花,写一个小片段,写写对人生的思考。
2.提示:梅、兰、竹、菊……以及有关名言、诗句。
3.学生练笔。
4.交流。
五、作业:朗读课文。完成课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