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从解放课堂开始
深度学习首先是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或者任务,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所以,我认为要想使学生提升深度思维能力、培养深度思维的学习习惯,其中我们教师依然是第一责任人。我们教师自身还应该具备深度备课的能力、深度解读文本的能力,只有我们的教育意识转变了,才能改变我们的备课模式,学生才会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深度学习的发展对我们小学语文课堂变革的三点启示:首先,课堂形态需要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建构”。比如,我们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经历输入性学习到输出性学习的完整学习过程。学生通过读出来、写出来、做出来、讲出来、演出来等学习输出,促进、深化学习输入,积极开展主动的学习样态。其次,教学方式需要从“教为中心”走向“学为中心”。我们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要建立“以生为本,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导学生开展语文迁移、应用,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语文、创新语文。反观自己的语文课堂实践研究,结合统编教材“双线并行”、“语文要素的序列编排”等特点,我也在自己的班级里做过一些大胆的尝试:
在低段的语文教学中,我非常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年龄特点,适时创造性地开展一些开放性的实践活动。如刚上一年级的小朋友,最喜欢的就是实践体验的活动。从孩子们的体验中,我们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例如,我们在学习完《秋天》后,课后我带着小朋友在校园里找秋天,学生从地上到天上,多角度多方位地发现秋天真的来了:从树叶的变色到小草的枯黄,从菜地的蔬菜绿油油到树上果子的成熟,从秋风的凉爽到小朋友穿上了五彩的卫衣,从阳光照射暖洋洋到天空飘着朵朵白云……小朋友感受到我们就于秋天。又如在教孩子们说说“那么”的意思时,先教他们用“那么”说句话,课堂上小手如林。小朋友都能结合自己的体验来说。“草地上的草那么绿!校园里的同学那么多!我的妈妈那么爱化妆!我的爸爸那么爱打游戏!我的爸爸那么爱抽烟!我的奶奶烧的菜那么好吃!我们老师那么温和!我那么喜欢吃披萨!我的妈妈那么爱我!”“对呀,瞧,现在大家都知道啦,那么表示一个人或者一个事物人一方面的特点,而且这个特点非常明显。同学们,现在咱们知道了那么的意思。”
要想让课堂鲜活起来、生动起来,我们语文教师就要善于思考,将教材与学生的生活、自然中的季节、校园里的经历等进行融合、延伸,让课堂的宽度更宽、长度更长,让学生思维的空间变得辽阔。所以,我们应该试着解放课堂,让课堂像一股源头活水,让每一条支流汇聚成汪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