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 6 秋天的雨 | 课时 | 2 | 主备人 | 叶来 | |
教 学 目 标 |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第二自然段. 2. 了解课文是从哪三个方面写了秋天的雨,能说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 3.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利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言语实践。 4. 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 |||||
教 学 重难点 | 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利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进行言语实践。 | |||||
教学准备 | 课件,学生收集资料 | |||||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齐读课题。 2. 提问:课文是从哪三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用文中的话来回答。 3. 用几个关键词来概括一下这三个方面。(相机板书:色彩 气味 声音) 4. 过渡:秋天的雨,在作者笔下多么有趣啊!现在,让我们挑选最感兴趣的内容来学习。 二、 学习“色彩” 1. 同桌合作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说说秋天的雨分别把哪些颜色给了谁? 2. 交流,这五彩的颜色分别送给了谁呢? 3. 你最习惯的是哪一句?告诉大家喜欢的理由,读出喜欢的语气。 4. 引出比喻句,用波浪线划出来。 (1) 出示图片,男女生分别读出本体和喻体。 (2) 练习仿说。分别出示苹果、葡萄、松树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并练习说话。 5. 感悟拟人句的表达效果,用双直线划出有关句子。 (1) 想象菊花“频频点头”的画面。 (2) 我也能说。出示向日葵、石榴的图片学生仿说拟人句。 6. 多么美丽的秋雨色彩图啊!让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记在脑海中吧。 三、 学习气味和声音 1. 秋雨里藏着哪些气味呢?指名读课文。 2. 交流:你闻到了哪些气味?再嗅一嗅,还闻到了什么味道? 3. 当这些好闻的气味争先恐后地钻入小朋友的鼻子,他们的脚…… (1) 用你的方法理解“勾”。 (2) 出示义项,选择理解。 (3) 范写“勾”,学生练写。 4. 秋天的雨吹起了小喇叭,听,小喇叭响起来了。 (1) 指名读课文。 (2) 创设情境,练习说话:小喇叭滴滴地吹,它告诉小喜鹊:…… 小喇叭滴滴地吹,它对小松鼠说:…… 小喇叭滴滴地吹,小青蛙听到了提醒:…… (3) 秋天的雨多么热心肠啊!用我们最动听的朗读来感谢这助人为乐的秋雨吧! 5. 总结全文。 (1) 齐读末段。 (2) 你还听到了一首怎样的歌? (3) 出示补充,齐读。 (4) 再读课题。 四、 拓展延伸 1. 默读阅读链接。 2. 交流:围绕迁徙,主要写了哪些动植物的迁徙? 3. 找出中心句。 五、 写字教学 1. 教学左右结构的生字,范写“飘”“油”。 2. 学生描红临写。 | 二次重构: | |||||
施教日期 月 日 | ||||||
板书设计: 6 秋天的雨 五彩缤纷的颜料 非常好闻的气味 金色的小喇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