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研究)课情况
执教 教师 | 李晓兰 | 开课 时间 | 2021.9.16 | 学科 | 物理 |
课题 | 《功率》 | ||||
主要 研究 问题 | 探索创新初中物理实验的实践研究的有效路径 | ||||
相关 研究课题 | 《创新初中物理实验的实践研究》 | ||||
附教案一份 教案:
11.4功率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功率的定义、公式、单位、物理意义。 2、会用功率的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小组合作,会估测人上楼时的功率。 教学过程: 一、功率 【情境】 杨乐怡体重500N,在20s内跑到10m高的楼上,则小红做了_____J的功。 李薇体重500N,在40s内走到10m高的楼上,则小明做了_____J的功。 王中莲体重600N,在40s内跑到15m高的楼上,则小强做了_____ J的功。 问:杨乐怡和李薇,谁做功快,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做相同的功比时间) 李薇和王中莲,谁做功快,你是怎样比较出来的?(相同时间比做功多少) 杨乐怡和王中莲,谁做功快? 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呢?---功率 【类比】
【人物简介】瓦特 【做一做】 0.32kW= _______W 1.5MW= _______ kW= _______W 杨乐怡、李薇、王中莲,他们上楼的功率各是多少? 【跳一跳】 两位同学一起慢跳和快跳同一组动作 【阅读】了解生活中常见机械的功率。
1、原理:P=W/t 方法改进:推导 2、测量的物理量:人的质量 m、楼层的高度h、所用的时间t(板书表格) 3、测量工具:磅秤(电子秤)、秒表、米尺
实验步骤: 1、用电子秤测出被测者的质量m; 2、用米尺测出所登楼每级楼梯的高度h,数出楼梯的级数为n; 3、用秒表测出登楼所用的时间t,测2次快慢爬楼。 4、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计算出人上楼时的功率。 5、分析数据,每个学生两次都爬一层楼,两次做功相同,时间不同,导致功率不同,这是利用相同的功比时间的方法来比功率,与学案中的情境相同。 练习: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物体做的功越多,则功率就越大 B.物体做功的时间越短,则功率越大 C.在相同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 D.功率越大,则做功越多
A. P甲<P乙 B. P甲>P乙 C. P甲=P乙 D.无法比较确定 【思考】 1、人体活动过程中通常要克服重力做功呢?(如上楼、爬山、跳绳、俯卧撑等。) 2、小刚在体育中考“跳绳”项目中, 1min跳了120次,每次跳起的高度为5cm,小刚的质量是50kg,求: (1)小刚跳一次做的功; (2)小刚跳绳时的平均功率。
| |||||
教 后 反 思 | |||||
本节课借助剪映APP三画面同框,新颖有趣的三个自制视频开启课堂,让学生从真实情境中想到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做相同的功比时间,相同时间比做功多少,抛出问题功和时间不等的情况怎么办?利用速度对比引出功率,然后体验功率,借助剪映APP让学生参与互动,亲身体会做功的快慢,发现做功越快,人越累。然后从原理、方法改进、公式推导、测量的物理量、测量工具、表达式、实验步骤为测量人爬楼的功率做准备,引导学生利用相同的功比时间的方法来比功率,与学案中的情境呼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