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教师外出学习(活动)情况反馈表
时 间 |
2009、10、31 |
地 点 |
南京东南大学 | |
活动类别 |
观摩研讨 |
参加者 |
黄丽英 | |
活动过程 |
上午:8:30——9:10观摩课《圆的认识》 潘小明 9:20——10:20报告《发掘教材空间 促进思维发展》 潘小明 10:30——11:10观摩课《分数的初步认识 》 华应龙 11:20——12:10报告《课堂应融错而精彩》 华应龙 下午:1:40——2:20《认识平行》 强振球 2:30——3:10观摩课《位置的确定》 张齐华 3:20——4:00报告《确定数学教学的位置》 张齐华 4:50——5:40报告《用中国元素重新结构课堂》 刘京海 | |||
活动感悟 |
第一节课是潘小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精彩的课堂诠释了他的讲座《发展教材空间,促进思维发展》。潘老师在课中灵活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创造性使用,做到:“脑中有课标,心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整堂课都在潘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在探究中找到了在操场上画圆的方法,在正方形中画一个最大的圆的设计,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张扬。 华应龙老师的观摩课《分数的初步认识》和他的报告《课堂因融错而精彩》带给我的是震撼。他的课以学生感兴趣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故事为背景展开了一系列的问题,整节课上,华老师对待学生的疑问都平等认真对待,把错误的资源合理利用和学生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他的报告“课堂因融错而精彩”的“融错”有三层意义:“包容差错”、“融化差错”、“光荣差错”,学生只有先动脑筋才会思考,然后才会产生错误的判断。 脑海中回味着强振球的《认识平行》,回味着课堂上孩子们的智慧,在老师的引领下迸发出魅力的火花……“数学王子”张齐华又给我带来了“美餐”——《确定位置》,课上,学生纷呈多样展示了七种确定位置的方法,这一切源于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放手,张老师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思维的窗户。课余,又聆听了他的报告《确定数学教学的位置》,他从一年级的一维空间中确定位置,讲到二年级、五年级的二维空间,直至初、高中的多维空间中确定位置,数学知识体系了然于胸。从课堂到报告,我的大脑经历了洗涤,真是百教不如一听、一见。 不知不觉,一天有很快过去。我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