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
2010.10.29 |
地 点 |
常州工学院新北校区 | |
活动类别 |
江苏省2010年小学数学优秀课评比暨课堂教学观摩 |
参加者 |
周 刚 | |
活动过程 |
听课(课后模拟打分): 1.扬中市实验小学陈敏执教《找规律(五下)》(95分); 2.盐城市第一小学丁海君执教《找规律(五下)》(92分); 3.东海县和平路小学王海燕执教《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五下)》(90分); 4.专家点评。 | |||
活动感悟 |
两节《找规律》,第一堂课从怎样拿10张连号的电影票入手,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简单的图形覆盖中的规律,课件、教具设计合理,学生探索有兴趣,解决问题顺利,可见学生学得扎实有效。期间将习题“小芳坐在小英的右边”去掉,结果还是这样吗?引发学生深度思考。而圆桌问题有多少种不同的坐法,引导学生认识封闭图形时的覆盖规律。最后总结时,提示学生根据“从简单入手——找规律——用规律”的策略解决数学规律问题,并留下“11111111×11111111”让学生课后探究,课已毕,意未尽。第二堂课按照教材的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分析1——10有多少个不同的和入手,显得拖泥带水,没有第一节课找规律那么鲜明,执教者也没有特别的优势,加上后面的巩固应用习题与前一节课相似,听课者便少了新鲜感。 《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以教材设计为例组织学生学习,显然没有昨天三井实验小学 最后由吴江市某小学的校长(估计是评委会组长)对这高年段的14节课进行点评。他通过一些课例片段加以剖析,我将之概括为以下三点:1.数学课标理念在课堂中得到更好的体现:注重三维目标,落实“四基”(知识、技能、教学思想、活动经验)要求。2.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更加到位:教者能够从实际出发,设计适合学生的方法,或重组或创造教材,充分挖掘课程资源。3.教学方法更显灵活:情境创设动足脑筋,教学活动设计有效,主体与主导的关系处理得当,并能有效使用多媒体(白板)教学手段。同时也提出有待改进的方面:学生自主学习空间还不大,教师要思考如何应对学生未教先知,要不断锤炼教学智慧,要关注每一位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发言,充分利用课堂生成资源组织学生更高效地学习。 两个半天加一整天,我聆听了本次省级小学数学高年段评优课的所有14节课。每节课前,主持人还介绍该教师的基本情况,因为是全省13个地级市推荐出来的选手,都是市区级甚至是省级赛课一等奖的获得者,总体感觉不错。执教者亲切的教态、清晰流畅的语言、善于捕捉课堂信息的慧眼、幽默风趣激情洋溢的话语、高超的艺术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记,听来不觉得特别累,各种课型各具特色,各种教法各类风格,让我领略了优秀教坛新星的风采,受益良多。同时,也由衷佩服三井实验小学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口头表达能力强,说话连贯完整,课堂上大胆发言并能互相补充或争辩,课堂气氛热闹和谐,学生学得专注,思维品质优秀,学习能力强。 最后,我还选订了五张课堂教学光盘,今后可以组织数学教师一起观摩研讨。 2010.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