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 间 |
2010.11.11 |
地 点 |
武进区星韵学校 | |
活动类别 |
武进区数学练习课 教学研讨活动 |
参加者 |
周 刚 | |
活动过程 |
一、听课: 1.罗丽琴执教二年级《除法实际问题练习》; 2.芮建花执教三年级《长方形和正方形练习》; 3.夏秦俊执教四年级《运算律练习》。 二、研讨评点: 三、专题讲座: 陈春圣《如何上练习课》。 | |||
活动感悟 |
练习课始终是一般公开观摩活动有益无意回避的,各类评优课也几乎不选择练习课,只有专家、大师偶尔执教带有综合性、探索性强的练习课(其实类似于探究活动课)。而学校常态推门听课中,教师们也会适当回避,要么选择往后的内容教新授,即使组织练习,也确实很难出彩或有些许亮点。区教研室能组织这样的专题性研讨,很有必要。 首先一起观摩了这三节涉及小学数学领域的数的运算、空间和图形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课,都能结合相关学习领域涉及和组织练习。而练习课的目的是通过复习,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变式练习,提升学生的学习和思维能力。 在下午的点评中,运村小学陆可亚副校长谈了很多,说得较细,从练习课的实在、扎实谈起,从练习课的目的明确、教师的引导作用相当重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练习设计形式多样、关注学生的思维训练等方面作了相应的肯定,同时也从几个细节提出值得商榷的话题:如何关注学生的差异和动态生成?怎样避免练习课前松后紧等情况。湖塘实小周建芳主任也肯定这三节朴实、扎实、真实的练习课,体现了练习课的基本教学模式,达到了联系的目的;有效发挥习题的功能,深入组织学生开展练习;提出在课堂是还可以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轮到我发言,该说的一些细节我觉得她们说的很好很到位了,匆忙之中,只能含糊其辞得谈了两大点,还是刚刚从数学杂志上得到的一些启发。1.从简单走向丰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以教材为本,并能用活教材、开发教材,有课本练习、有自主设计的练习,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练习,充分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注重一练一回顾,教师及时小结,加强对练习知识的点拨和引领。);2.从简约追寻深刻,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从基本练习——综合练习——提升拓展性练习,体现了层次性和开放性,通过变式练习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通过开放性习题训练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求异性,提高思维的创造性;能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在需要时让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由扶到放,让学生经历整个练习过程,体验知识的应用,提升学习素养。)也提了一点遗憾——没能听到三位执教老师的说课,也许这更能让观课教师明白练习课的设计思考,更有借鉴意义。同时也感觉自己听课时没有作深入的思考,提不出有价值的建议,感觉评课能力的匮乏,其实就是设计组织教学能力的匮乏!唯有加强学习、实践、反思! 好在后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