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自线品一区521,美少妇按摩糸列三级片

栏目列表
良好思维品质培养的实践
发布时间:2008-03-24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佚名

 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等,我们主要在课堂教学和兴趣小组专门思维训练中进行培养实践。兴趣小组是由二、三年级实验班(以三年级为主)学有余力的同学,在自愿报名基础上产生的,其中二年级一个班,三年级两个班,每班20人,一般利用放学后的放心班时间进行,两周一次。考虑到二、三年级学生特点,思维深刻性和批判性培养有较大难度,本课题中没有专门研究。

灵活性的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要培养小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一方面要重视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科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

发散思维是创造思维的主导,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可以拓宽解题思路,培养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以下是我们实践中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发散性的方法。

一题多解。数学中的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方式。在课堂教学、兴趣小组学习和作业练习中,我们经常性地让学生进行一题多解的训练,这样的训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

一题多变。一题多变就是把问题的题设或结论略加变化,而不做本质的改变,使学生认识到问题仍可以使用同样或类似的方法解决,从而把握方法的本质。这种类型的题目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较为常见,实践说明一题多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克服思维定势有很大作用。

敏捷性的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的速度。要培养小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一方面要培养他们迅速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采取的措施:

对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我们重点通过抓他们计算的正确率,以及课堂提问抢答来进行。

对三年级的学生,我们要求他们在数学运算中既做到正确,又做到迅速。这一点我们主要在课堂练习和作业练习中予以贯彻。

独特性的培养:思维的独特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能够进行独立思考,独立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思维品质。思维独特性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自觉性,把独立思考的要求作为学习常规加以训练;

是提倡解决问题的新颖性,让他们善于挖掘解决问题的各种新方法;

是通过给条件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或者有选择的观察、设计来提高自己思维独特性的水平。

给学生提供一定条件,经常性地让学生自编应用题,并互相交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