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第11页例2、“练一练”、练习三第3——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正方体的面、棱、顶点以及棱长的含义,掌握正方体的基本特征,体会正方体和长方体的联系与区别。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空间与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
3.让学生体会图形学习于实际生活的联系,感受图形学习的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正方体的基本特征,理解正方体和长方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请你看着长方体学具,说说长方体各部分的名称、数量以及有哪些特征?
长 方 体 |
名称 |
数量 |
特征 |
面 |
|
| |
棱 |
|
| |
顶点 |
|
|
结合学生提到的三组相对的棱,说说长、宽、高的意义。
2.说出下面长方体的长、宽、高各是多少厘米?再说出上面、前面、左面每个面的面积各是多少平方厘米?
3.像这样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做正方体,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立体图形——正方体。(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回忆长方体的探究过程,小组合作,认识正方体,说说它的特征?
学生自主探究,说名称、数量和特征。
2.组织交流:
正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6个面都是正方形,而且完全相等,12条棱的长度完全一样。
正方体的长、宽、高在哪里?长、宽、高都叫做正方体的棱长。正方体的棱长确定了,正方体的大小也就确定了。
3.长方体和正方体有哪些相同点,有哪些不同点呢?
同桌互相说一说,指名汇报。
小结: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学生用韦恩图表示两者的关系,进一步理解它们的从属关系。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选择一个正方体学具,量出它的棱长,并计算出棱长总和。
2.练习三第3——5题。
先读题理解,再尝试解决;
组织汇报校对。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练习:
做《补充习题》第11页,练习并当场评讲。
六、课后作业:
1.练习册第9页;
2.自己尝试做一个正方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