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49、50例7、“练一练”和练习十一的第3、4、5题
教学目标
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会熟练求平面图的比例尺和根据比例尺求图距和实距,解决实际问题。
2、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体会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3、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的乐趣,感受到比例尺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比例尺的含义.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比例尺。你能说出下面这些图中比例尺的的含义吗?第一幅:中国地图,谁来说?(依次出现中国地图-江苏地图-南京地图)
2 、复习比例尺的意义:
出示1︰8000,让学生说说这个比例尺表示什么?是怎么得到的?(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比例尺)
提问:要求出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我们需要知道什么?
二.教学求实际距离.
1、呈现例7情景图。
提问: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让学生测量验证5厘米)实际距离多少米?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
2、交流学生解法:
(1)5×8000=40000(厘米),40000厘米=400米。
(2)5×80=40(米)。
(3)5÷=40000(厘米),40000厘米=400米。
(4)5÷=5×80=40(米)。
(5)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是x厘米。
5︰x=1︰8000
X=40000
40000厘米=400米。
答:(略)
3、比较几种算法。
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4、小结: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有很多种方法,可以用倍数关系来解决;用线段比例尺来解决;用比例式来解决。虽然方法不同,但是需要先知道什么?(图上距离和比例尺)而且都是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列出算式的。还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来解答的,课后在思考。
5、小练习:完成明华小学到体育馆的实际距离和明华小学到商场的实际距离的计算。
三、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1、完成“试一试”。
交流解法:用比例式进行板演和练习,关键是作业的格式讲解。
2、完成“练一练”。
选择一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练习十一第3题。
要提醒学生把计算结果换成以“千米”作单位的数量。
4、阅读“你知道吗”
四、总结全课,布置作业
1、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解决这来问题,关键要注意什么?
(单位名称的统一)
2、课外作业:
完成练习十一第4-5题。
(注意测量方法:一要正确选出表示两个城市位置的点;二要测量直线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