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3-75页。
教材分析:
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初步认识了乘除法,了解了乘除法的含义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节课要学习的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时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建立倍的概念,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乘除法的含义,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
教学目标:
1、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倍”的含义能分析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只是之间的内在联系,发展观察、比较、抽象、概括和和情推理的能力。
3、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学生初步理解倍的含义,并能在实际中运用。
教学难点:利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学准备:
小棒20根。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三位学生数花坛里的花朵情境图。
请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观察图画,说说你捕捉到的数学信息。
2、比较黄花和蓝花的朵数,你能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
3、谈话: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我们已经学过可以求这两个数量相差多少,也就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计算。
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比较两个数量的另一种方法,要学习一个新的数学概念“倍”。
二、认识“倍”:
1、讲授:我们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课件演示圈起来表示一份)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想一想黄花可以怎样圈?
谈话:我们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黄花就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朵数的3倍。
出示句子:黄花有3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2、如果我再添上2朵黄花,谁能告诉我,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为什么?
出示句子:黄花有4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
3、现在老师再添上2朵蓝花,谁来说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为什么?
出示句子:黄花有5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5倍。
4、现在老师再添上2朵蓝花,谁来说说现在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为什么?
出示句子:黄花有6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6倍。
5、观察四句话,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讨论交流后出示句子:黄花有几个2朵,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6、考考你:
出示2朵蓝花,2朵黄花。说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
出示3朵蓝花,6朵黄花。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你是怎样想的?
7、小结:看来要回答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几倍,不能只看一种花的朵数。首先要先看蓝花有几朵,再看黄花的朵数里有几个蓝花那样的朵数,才能回答黄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
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出示2朵蓝花,8朵红花,红花里有( )个2朵,红花朵数是蓝花的( )倍,你打算怎么圈?
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填答案。
问:你怎么知道红花朵数是蓝花的4倍?
2、谈话:我们研究数学问题,不能只停留再用观察的办法得到答案上,还要研究如何计算。你可以列算式算算吗?怎样列?为什么这样计算?
学生思考后再小组里交流。
在班内组织交流。
相机板书:8÷2=4,并让学生口答问题。
3、谈话:我们从图中看到,蓝花有2朵,因此把2朵看作一份,再想8朵红花能分成这样的几份,这就是把8朵红花按每2朵一份的要求平均分,所以用除法计算。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想,蓝花有2朵,红花有8朵,8朵里面有几个2朵,红花的朵数就是蓝花的几倍,求8朵里面有几个2朵,也就是把8朵按每2朵一份的要求平均分,看看能分成几份,所以用除法计算。
4、观察算式,说说2、8、4分别表示什么?
板书:几倍数÷一倍数=倍数
四、练习
1、课件出示:
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为什么?
小结:即使没有具体的数,我们也可以用倍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2、摆一摆、分一分,再填空。
3、先连一连,再填空。
讨论:如果要写上单位名称,你认为该写什么?
讲授:花皮球比蓝皮球多8朵,黄花比蓝花多4朵,这里的8朵、4朵,都可以找到具体的对应量。花皮球的个数是蓝皮球的5倍,这里的倍数用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不用写单位名称。
4、先量一量,再填空。
(1)量出两条线段各长几厘米,填在( )里。
(2)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几倍?
五、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什么方法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