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P38、39 “练一练”和练习九的第1、2 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初步理解图形放大和缩小的含义。
2.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3.使学生在观察、抽象、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中,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初步感知
1.师:以前我们已经学过了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在平移和旋转中图形的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位置变了,大小和形状没有变)板书
小结:这些是我们研究过的图形变换中的知识,它们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继续走进图形的变换,感受其中的神奇与魅力。
2.师:这儿有一张图片(多媒体显示,图片很小),看得清楚吗?为此,有三位同学不约而同的对图片进行了处理(师动态演示长放大宽不变,宽放大长不变,长和宽按相同的比放大),你更欣赏哪一种?
生:(可能说第三种,因为第三幅图片不仅看得清楚,而且形状没有发生变化)
3.揭示:说出了我们心中的感觉,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像这样:图形变大了,但形状没有发生变化(板书:变大,形状不变),在数学上才被称为放大(板书:放大),图形在放大过程中蕴藏着怎样的变化规律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
二、 经历探究 抽象命名
(一)、探究图形放大的变化规律
1.自主探究
师:(隐去前两幅图),从第一幅图变化成第二幅图,你从哪些方面看出是放大的?
生:(可能回答长和宽、面积)
师:下面我们就从长和宽入手来研究图形的变化规律。请同学们拿出探索一,量一量,比一比,看谁最先发现其中的变化规律。
学生活动(巡视,注意收集倍数和比的结论)
量一量:各图形的长和宽并写在括号内
放大后 原图
比一比:
放大后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
放大后长方形的宽与原来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
(答案可能1:放大后长方形的长是原来长方形长的2倍,放大后的宽也是原来长方形宽的2倍,放大后的长和宽都是原来的2倍。
答案可能2:放大后长方形的长与原来长方形的长的比是2:1,放大后长方形的宽与原来长方形的宽的比是2:1。)
师:我们把这两幅图的长看作一组对应边,同样宽也是一组对应边,我们就说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的长度的比是2:1(板书)
小结:像这样把长方形的长和宽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的长度的比是2:1,这时我们就说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板书)
师:这里的2:1表示的是谁和谁的比?(前项指放大后,后项指原图形)
在数学上我们一般把后来的量与原来的相比,把原来的当作标准。
2.拓展:
师:刚才我们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放大,那能否按3:1或4:1放大呢?你是怎样理解的?
指名说。
3.内化概念:
师:这里有两组图片,请同学们快速判断
下面两组图形中,右图是不是左图放大后的图形?(多媒体显示)
6厘米 9厘米
1.2分米 3.6分米
1.5分米 4.5分米
学生交流。师追问:右图是左图按几比几放大的?
小结:看来只要对应边长度的比是相同的,就存在着放大的关系。
(二)类推图形缩小的含义
1.师:刚才我。从长和宽入手,通过量一量、比一比,发现了图形放大的规律(齐读),如果要把原来这个长方形按1:2的比缩小(板书),缩小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原图相比,又会有什么变化?先自己思考如果有困难,还可以借助探索二来帮忙,再在小组里交流。
量一量:各图形的长和宽并写在括号内
原图 缩小后
填一填:
把原来的长方形按1:2缩小,就是把长方形的长和宽缩小到原来的( ),缩小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的对应边的长度的比是( : )
交流。
(三)进一步感悟图形放大或缩小,大小变了,形状不变
1.过渡:通过刚才的学习,相信你对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已经很清楚了,现在让我们运用刚才学习的知识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2.独立完成例2的绘图
(1)默读例2并思考:要解决哪些问题?
(2)请同学们按要求画在方格图中,比一比谁画的既正确又美观。
(3)反馈:请同学们评价(先收集有没有错的,其次交流画法)
(4)观察上面的3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放大后与原图对应边的长度的比是相等的,同样缩小后与原图对应边的长度的比也是相等的。也就是大小发生了变化,但形状没有变。
三、巩固深化
1.师:屏幕出示练习九1
观察方格中的5个长方形,独立完成以下两个问题。
图中还能找出哪两个长方形存在放大和缩小的关系吗?
小结:看来,只要对应边长度的比相等,图形就是放大与缩小的。
2.师:如果给你一个三角形,你会把它按要求放大吗?(电脑出示)
师:拿出课本,翻到39页试一试,画好后同桌互相判断对方有没有画对。
交流:你是怎样画的?放大后的斜边也是放大前斜边的2倍吗?请同学们去量一量
生:量一量验证,
(3)师小结:我们可以发现三角形三条边都是按照2:1来放大的。
3.练一练:
四、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些什么新的知识?
五、丰富内涵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世界上有很多著名的建筑和伟大的工程,在深圳的世界之窗,就有许多将世界各地的名胜按一定比例缩小的建筑,请大家一起来欣赏。老师还给大家准备了科学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形状的雪花,请欣赏。
生活中还有一些放大和缩小的现象,你们能说一说吗?
其实这些现象就在我们身边,如冲洗照片,复印文件,绘制地图等,正是这些技术的应用,才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得多姿多彩,可见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多么的紧密。 希望大家能够做个有心人,多观察,你一定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