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操场 认识“公顷”
“公顷”不能和“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一样制作教具或学具,学生不能直观感受到它的大小,便很难建立起正确的表象。在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察书上的四幅图。让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去观察、聆听,建立起生动、丰富的表象,初步形成“公顷”的表象,为进一步认识公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的关键还在于如何将1公顷的教学转变为学生对数学体验的过程。前面的感知仍然是肤浅的,学生仅能体会到公顷好大,大的就是公顷。公顷到底有多大,以什么样的实物可以类比,都还是十分模糊的。所以建立比较具体的面积概念,唯有通过活动来切身体验。我把学生带到了学校的操场上,让他们置身于熟悉的生活场景里。学生来到100米跑道的起跑线,让他们观察100米跑道有多长,然后让他们想象以这样的100米跑道的一边作为边长,这么大的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然后组织28名学生手拉手围成正方形,估计它的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这样再估计出1公顷的土地有多大。加强学生对1公顷的实际体验。由于学生比较有兴趣,后来在估计学校总面积时,学生就估计得比较合理了。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形成表象——抽象概念,建立空间观念,再联系生活,拓展想象空间,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体验感受,更有利于学生在头脑里建立起1公顷的实际观念的知识体验。这种体验是别人无法替代的。在这样的体验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进一步构建所学知识。
从本节课上,我深刻体会到,课堂是师生互动交往的主阵地。课堂不能是教师一人的“独奏”或“单口相声”。教学不只是向学生展示前人认识的成果,而应在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在共识共享的基本形式下,让教师、学生、教材、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对话和交流,从而达到有效课堂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