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近似数中改写与省略尾数的联系与区别
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也已经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而本课的学习相对系统一些,同时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上课时提供富有生活气息的不同班级学生人数的统计表,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引入准确数,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48人大约是几十人,所有学生人数大约是多少人,并谈谈理由。从学生用“接近”一词来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教学中我注重了改写与省略尾数的联系与区别,强调改写只改变数的计数单位而不影响数本身大小,用“=”;而省略尾数后改变了数的大小,求出的是原数的近似数,用“≈”。同时及时提醒了学生注意,不要忘记写上计数单位“万”或“亿”。强调并让学生明白改写只改变数的计数单位而不影响数本身大小,用“=”;而省略尾数后改变了数的大小,求出的是原数的近似数,用“≈”。
相对而言,大数的改写学生掌握较好,多数学生课堂上发言积极,做题轻松而且学生兴趣浓厚。学习“四舍五入法”来求一个大数的近似数时,学生接受较慢,课堂教学进行缓慢,进行了大量的练习与讲解,多数学生才能真正灵活掌握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