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
本学期的第一节新课,教学的内容是等式与方程。由于学生对等式比较熟悉,而对于方程则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本节课的设计首先引导学生回顾熟悉的加减运算,启发学生观察这些算式的特点,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其中的等量关系,这样的衔接过程为学生接受方程这一新概念做好准备,不至于太突然。
上课伊始,就让学生从观察天平开始,看实物演示列算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从对现象的观察上升到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所见。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等式与方程的区别。根据方程的含义,方程应该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是等式,二要含有未知数,二者缺一不可。方程与等式之间是什么关系?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也就是方程是等式的一部分。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我充分地让学生去讨论,去交流,去自我发现。学生分辨的过程也是学习归纳的过程。
虽然整个教学任务好象是完成了。但从学生的练习中我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对“等式”和“方程”的关系还是没有真正弄清,例如在练习题中有一道填空题,给出一些式子,问等式有哪些,方程有哪些。不少学生将方程这样的等式给排除在外。这也说明了“等式”和“方程”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问题。
另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不少学生不会分析数量关系,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理解所做题的数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