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生苦,作业多,往往下课铃响了,老师也宣布下课了,而学生起立后迅速坐下,干什么?做作业呀!到底是人为的作业偏多、习题偏难,还是课堂教学效率居低不上,从而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几年前,洋思中学倡导的“先学后教”成为中学教学成功的典范,全国各地的中小学纷纷前往学习。于是,“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迅速推广,各类教学案也在中学盛行开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现代教育的视野。新课程理念的深入人心,都在引导我们教师必须从关注教开始关注学生的学。确实,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更提醒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组织学生有效、高效地学习,如何减负增效,始终困扰着我们一线教师。各种教育新理论层出不穷,很多思想也不过更换个脸面和说法而已。“分享式课堂”不就是推崇“合作交流”嘛,同样,“先学后教”,不就是让学生提前预习嘛。
记得某一次要到其他学校借班上公开课,与学生见面后,该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引领者、合作者,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自主学习能力。而提前预习,“先学后教”不正是培养自主学习的最佳选择吗?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字理解水平,大部分学生、大部分知识,都能够通过自学来把握,那我们为什么不给他们多一些时间和空间来学习呢?所以,从小学高年级起,在数学上可以让学生先学。
学生习惯了回
问题的症结在哪?第一,对学生的“先学”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检查措施,第二,缺乏有效的方法指导,第三,有时作业多学生根本没时间预习。针对以上问题,我开始有选择地对某些知识,尝试在课堂上让孩子们“先学”,比一比谁学得快、学得明白,能尽快理解的来当一回小老师。这下,部分学生积极性来了,有些知识居然讲得有板有眼。再有,为了明天的新知,今天的家庭作业不做巩固题,而是让他们回去“先学”,并且试着完成练习,我早晨批阅后,针对学生作业中的各类错误,教学中便能对症下药,而不必面面俱到。更重要的是,节省了一些课堂讲解时间,一些习题能够当堂完成。
我们似乎习惯了等作业中出现了典型的错误或集体不会的习题,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教学。“讲习题”几乎是数学教师课外的重要内容,因为教材上没出现过,课堂上没提及过,也来不及讲,就只能利用课后去分析、讲解喽。
其间,我又发现了新的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数学知识灵活性和难度的增加,加上不留级制度的影响,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差异越来越大,对于课堂教学是新的挑战!分层教学急需应运而生!而当前的教育形势,似乎在回避着“惩罚”,我们教师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怕触高压线,学生不预习,老师怎样批评教育?如何艺术性地让他们主动知错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