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分数》教后反思
郑陆中心小学 王贤
课堂中的交流,其实是展示思维的过程,交流越深入,学生的思维就更开阔,更活跃。我结合自己的这堂课,简单谈谈自己心目中的小组交流应该呈现的一种状态,并和现状进行一下简单对比。
理想状态一:说得出来。
交流的起点是让别人了解自己的想法。
现状:每小组中总有一些人说不出来,或在小组长的引导下说出只言片语。
理想状态二:听得进去。
倾听是一种对发言者的尊重,同时,我们的倾听是在取他人之长,避自身之短,别人独到的见解能丰富我们的认知。
现状: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倾听。没有认真倾听有两类人,一种是感觉交流与我无关,没兴趣。一种是急于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没顾及别人在说什么。
理想状态三:学会质疑。
在倾听别人的见解后,如果发现有疑议的地方,要敢于提出来,必要时可与之产生争辩,在争辩中达成共识,提高认识,这是小组交流的高潮所在。
:学生说右边的1/2大于左边的1/2。
其中一个班没提出来,有一个班的学生对这种答案提出怀疑,在全班交流时提出来了,我认为这是非常好的生成资源。
②即使对别人的观点有所怀疑,但不敢提出来。特别是持该观点的学生是班中的权威人物,怀疑者甚至还会转向对自己观点的怀疑。
理想状态四:会冷思考
就是在激烈的争论后,学生会冷静下来对自己和他人的见解作正确的冷思考,也就是学生反思。不过,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激烈的争论几乎没出现过,但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能力应该慢慢形成。
关于两级交流,我们正处于摸索,尝试阶段。有许多疑惑,比如: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小组交流应该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为了让交流变得更有效,教师应该做些什么?望专家、领导、老师能传授些妙招、高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