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游戏中体验 在活动中感悟
——《摸牌和下棋》教后反思
在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能力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思维方式方法,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等品质,不断提高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如简算技配、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数列规律、图形变换、智力竞赛等。
实践活动《摸牌和下棋》,主要是让孩子在摸牌和下棋游戏中,继续体会可能性相等与可能性有大有小。
摸牌游戏,从四种花色的牌摸到的次数差不多,到红桃花色的牌摸得的次数比其他花色的牌明显多,能使孩子感受到由于条件变化,会引起可能性的变化。
下棋游戏的规则比较复杂。正方体上涂红色的面比涂黑色的面的个数多,红色面朝上在棋盘上走的格子比黑色面朝上走的格子少,最后结果是拿红棋的人经常获胜。分析原因,孩子能从中获得很多感受,对可能性的大小有更多体会。
明确摸牌规则后,先让孩子们进行了结果的预测,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认为:摸到四种花色牌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看来,前两天孩子们已经在多项实践活动中积累了足够的活动经验,也深刻体会到了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四人一组的摸牌游戏开展得如火如荼,分工合作也较昨天更为默契:理的理,摸的摸,记的记,数的数,一切井然有序。或许,在这样轻松的背景下体会可能性,孩子们会更容易投入吧,看似在玩,却能在“玩”中收获甚多。
宣布再加入4张红桃后,没开始记录摸牌结果,就有孩子喊:肯定摸到红桃的可能性最大。我装作没听见,镇静地说:“一切以事实为准!摸完再交流。”
孩子们继续开始摸牌游戏,一结束,有很多孩子特别肯定地告诉我:“摸到红桃的次数最多,果然和我想得一样。”随后有更多的孩子附和起来。因为有了实际操作的支撑,孩子们的底气显得更足。
我说:“范老师昨天也玩了摸牌游戏,可是我记录的结果中,摸到红桃的次数并不是最多,你们觉得有可能吗?”
大家先是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然后陆续有孩子说:“可能!”
还有的说:“可能性本身就是无法确定的,只是一种预测,什么结果都有可能。”
也有人说:“我也认为有可能,就像摸奖一样,带有很多偶然性。”
……
听着孩子们大同小异的表述,看着他们似懂非懂的表情,我知道,在孩子们的心里,都已经悄悄埋下了对可能性的各种体会,但体会中蕴含的数学本质都是一样的。
一切皆有可能!谁说不是呢!
通过有趣的数学材料,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合理的思维习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自主参与,学会思维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习惯,使全体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
201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