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表
执 教 |
王 贤 |
教学内容 |
圆柱的体积计算 | ||
班 级 |
六(5) |
时 间 |
2009.2.27 |
总得分 |
94 |
I级 指标 |
II级 |
评 价 内 容 |
得分 | ||
知识和 技能 30分 |
1.教学内容 |
① 遵循课程标准;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③联系生活和实践;④渗透德育。 |
10 | ||
2.技能培养 |
①突出学科思想方法;②培养学习能力。 |
9 | |||
3.目标达成 |
①学生能回答教师提问;②学生能独立归纳、总结所学习内容;③学生能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
9 | |||
过程和 方法 50分 |
4.课堂结构 |
①层次分明,密度适当,安排严谨;②主导合理,主体突出;③思维训练贯穿始终。 |
9 | ||
5.教学方式 |
①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②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施有效教学;③运用多种手段创设问题情景。 |
10 | |||
6.学习活动 |
①学习内容充实,练习形式多样,有梯度; ② 自主学习时间充足,参与度高; ③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
9 | |||
7.创新学习 |
①教师创设开放性问题;②学生回答问题有新思路、新观点;③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
9 | |||
8.教师基本功 |
① 语速适当,板书合理美观; ② 驾驭教材能力强,富有教学机智。 |
10 | |||
情感态度20分 |
9.师生关系 |
①教学民主,氛围宽松;②相互尊重,关系融洽;③师生交往互动。 |
10 | ||
10.学习态度 |
①学习热情高,思维活跃,发言踊跃; ②学习兴趣浓,求知欲高,有自信心。 |
9 | |||
定性评价: 教者能充分运用挂图、教具、学具组织学生开展圆柱体积的学习,让学生体验圆柱体积的推导观察,尤其重视直觉思维的猜测——操作活动的验证,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广阔性和深刻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如果教学语言及部分组织更讲究严谨性,效果会更好。如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时,师生都表述为“把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应该是“沿半径剪开平均分成若干份……”;最后同样出现“把圆柱底面平均分成若干份……”。当学生操作将圆柱学具拼成长方体时,为了让学生有序观察和思维,可以提供相关实验表格,并提示:“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加强对圆柱体积公式推导的理解。在具体的计算中,有必要让学生写写计算公式,具体运算中,把3.14放在最后一个去乘,提高正确率。 评课者: 周 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