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第一学段评优课活动结束了,我听了五节课:1节三年级的《观察物体》、2节一年级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2节一年级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领略了第一学段数学教师的风采。听课后的几点感受写出来与同行分享、探讨。
一、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中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其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使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五位老师在赛课的课堂上都做到了这一点。羌老师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一课,举出了大量的实例:把两个学生和老师的身高进行比较;班级里男生和女生人数进行比较;把课前收集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年龄比……让学生真正懂得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从而培养学生的数感。把生活中的数学引进课堂,让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二、实现了课件与教材的有效整合
在牟老师的《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中,牟老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出示例题条件后,让学生运用看到的信息,提出能解决的几个问题:(1)公共汽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2)公共汽车和中巴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3)中巴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4)三种车一共有多少个座位?然后老师有意识地通过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逐个解决问题。这样将课件与教材进行有效的整合,既拓展了教学内容,又发展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效果较好。
三、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智慧才是最高的,要想使学生自觉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教师就得到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谐的课堂氛围,也是这几节课的亮点。须老师的《观察物体》一课,老师耐心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当学生答错时,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微笑着,循循善诱地指导学生把话讲完整。在老师的指导、鼓励下,大部分学生都能正确地把观察到的物体的图形叙述完整。这样在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