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评课
4月22听了徐蓉老师上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画图》一课,徐老师在课前的互动里,通过猜谜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需要画图?这样一个简单却必不可少的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画图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画图只是为了更好地思维。通过画图,让学生积极地寻找计算面积的方法,让学生学会有序推理和抽象思维。本节课,于老师也注意到,画图并不是本节课的重点,重点是根据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停留在画图的教学上。在例题教学时,教师始终把画图作为一种策略让学生不断感悟:当学生面对抽象的文字叙述而一筹莫展时,通过老师的启发引导,学生产生了画图的动机和需要。当学生画图后,老师呈现了三个学生的图示,让其他学生作适当的评价,从而明确画图的具体要求,再让学生进行修改。在形成完整且比较标准的图示后,教师及时诱发学生进行观察和推理;当学生画图后初步分析了数量关系时,教师又有效地引发学生确定解题思路,把图形分析转化为列式计算。学生在画图的过程中,逐步把抽象的文字转化形象的图形,从而更好地理解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之间的联系,直观地分析各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有效实现数形结合,发挥了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协同作用,从而获得问题的解。
本节课,徐老师主要让学生通过画图,让学生学会推理,再通过计算,获得问题的解决。在练习的设计中,于老师还注意从生活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题材,充分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整节课,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产生画图的需要,在自己画图的活动中体会方
法、感悟策略、发展思维、获得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