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教师评课记录
执教者姓名 |
须敏霞 |
年 级 |
四年级 |
学 科 |
数学 |
执教内容 |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
时 间 |
2010年10月 | ||
评 课 | |||||
本节课须老师利用情境图、生活经验等多种方法,以学生的学习为立足点,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以观察、比较、分组讨论和应用及计算为主线。引导学生以“观察、对比、总结” 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我觉得成功之处在于: 一、组织学生共同参与: 新教材融计算于解决问题之中,这是源于计算是为了解决问题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就是这样的,只有在解决问题时才需要计算。一张购物图将数学带入生活,使数学生活化,同时让学生在课堂中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找答案、找规律,以“课堂活动”看待“课堂教学”使得教与学问题化、开放化、实践化和民主化,既便于突出学生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又便于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体验、理解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的联系,可以帮助实现在解决问题——用综合算式——需要运算顺序——需要在解决问题情景中去分析运算顺序的建构过程,实现计算与应用交融的目的 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 课末,须老师请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以及还存在的问题后,接着让学生说说在计算混合运算时,想给同学哪些友情提示,最后,对学生提出希望:其实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混合运算,希望同学们继续去学习和探索,相信你们会有更多的收获。 这样让学生总结所学,在交流反思中,意识到学习方式的重要性和数学内容的延续性,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知识的欲望。让学生把这节课的收获和尚存在的疑问告诉小组的同伴,针对学生疑问采用生生交流,师生交流的形式给予解决,这样不但使问题得以解决,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助精神。 总之,整节课的教学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理念。我通过引导、对比、交流等形式,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爱上数学,在学数学,用数学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体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