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个人研究计划
课题《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已进入第二阶段的研究,本阶段的研究目标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为载体,结合课外辅导和相应练习,采取稳步扎实的引导和训练措施,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切实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发展思维能力,提高整体素质,从而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相应的评价方式。
针对以上研究目标,确定本学期的研究内容为:
1、纠正学生中存在的不良思维行为,制订矫正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2、根据学生的学习起点和数学的逻辑起点,把握知识的生长点,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设计精当的问题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3、进一步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对学生提出明确的常规要求,包括如何听讲、观察、发言、练习等。
4、在课外学习和练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的研究。加强学生的课前预习的指导,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精神。
5、重点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围绕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学期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本班学生思维一般,大部分学生胆子很小,上课又懒得举手发言,家庭作业不认真完成,且错误率较高。针对现状,为激发学生思维活跃,我除了采用多表扬、多鼓励外,将进一步设计课堂表现记载表,内容包括:课堂整体表现、举手次数、家庭作业完成情况、与同桌合作情况、是否提出与教师不同的解法等等几个方面,每人一份,自己记载,然后小组一周小汇总,班级一学期大汇总,肯定做得好的,指出做得不够的。主要是鼓励学生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动脑。
2、围绕研究重点,加强理论学习,并及时撰写学习反思。
3、不断规范学生的课堂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
4、除了加强学生的口算训练外,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精心设计由易到难、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干意思维、善于思维,发展思维能力。5
5、把每一堂数学课当作实验课,课后及时总结,及时反思。
相信,只有不断地投入,才有一定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