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策略研究》
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研究小结
参加了数学课题组的课题研究,本学期上了一堂《平行四边形》课题研究课,学习了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使我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有了较深的认识。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学习本身就是数学思维活动过程以及对这个过程的分析。先分析一下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五(1)班是我三年级就接收的班级,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比较清楚,大部分学生智力一般,遇事比较胆小,灵活性比较差,特别是上课时举手发言的人很少,有的人即使会回答老师的提问,也不愿举手回答,因此,课堂气氛不热烈,教师上课总是有点启而不发的感觉,(所有老师都有同感)每当听到其他班的学生上课能积极发言时,我就想到自己班的学生的课堂表现,心里比较难过,是自己的教学方法不当?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1、本学期下发了两本口算本,我就坚持每节课前5分钟的口算训练,充分利用这两本口算本,强化学生口算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2、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思维过程,在教学内容上,力争做到三个注重:一是注重准备题的教学,为获得新知识搭桥、铺路。二是注重弄清算理,运用迁移理解算理,三是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发展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每周下发一张表格,先自评,然后再小组评,最后老师评。内容包括:上课举手次数、发言次数、教师表扬次数、积极动脑情况、课堂总体表现情况、解题方法是否与众不同、完成作业情况等几个方面,每月就四周统计的情况进行汇总。主要目的是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动脑,举手发言,另外,老师提问也注意由易到难,注意考虑到一些学困生,也提一些比较容易的问题,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
一学期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听课习惯比原来好多了,上课举手发言的学生也多起来了,同样学习成绩也提高了。象程彬、涂金通等同学,还能善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下学期的研究将从不同的角度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