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切实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增强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研究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
2.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采取稳步扎实的引导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教师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掌握基本的思维方式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三、具体研究工作:
1.召开课题研讨会,组织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结合平时学习情况,交流学习心得。
2.本学期组织开展了多次实验课,分别是黄丽英老师执教六年级《圆柱的体积计算》,王贤老师执教六年级 《圆柱的体积计算》,沈晓峰老师执教五年级数学《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周刚老师执教五年级 《真分数和假分数》,羌春霞老师执教四年级《三角形的内角和》等。课题组老师在实践中加强课堂教学研讨,执教者撰写教学反思,其他成员进行课堂评议、交流。
3.在学校教导处组织的青年教书数学教学评优活动中,课题组的须敏霞老师执教三年级《观察物体》,牟晨娣老师执教一年级《两位数加整十数、一位数》,羌小霞老师执教一年级《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少》,受到评委老师和其他观摩老师的好评。在教研组的公开教学中,有沈晓峰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等。
4.本学期组织开展了两堂研究课,分别是周刚执教周刚老师执教五年级《分数的基本性质》须敏霞老师执教三年级《分数和小数》,全体课题组老师参与课题观察,课后针对本课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和发展这一课题理念讨论交流,在研讨中共同提高。
5.课题组成员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研究目标和内容积极反思,撰写教学案例,总结得失,提升理念,积极撰写教学论文。组织参加的武进区“教海探航”论文评比中,有周刚撰写的《刍议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羌春霞的《“计算器”使用之管见》和《浅谈“倒推”策略教学的策略》,沈林武的《点击“生成”,链接“有效”》和《追寻数学教学“简答”与“深度”的和谐》,王贤的《浅论插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小议数学解题的妙招——数形结合》等。
6.课题组老师还组织学生撰写数学日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提高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7.组织各成员对教学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本学期讨论的是“求圆锥体积时,忘记除以3怎么办?”部分成员参与了交流,提出了有效的策略和恰当的方法。
8.学期末对各成员的研究情况进行统计、考核。
200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