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课,无论内容属新授、复习,还是错例讲解;无论执教者被人称为名师,还是庸师,总有其知识传授的价值,但要被称之为一堂好课,最权威的评课者当是坐在课堂里的孩子。我认为,课好不好,问问孩子才是正道。
一、今天上课时你快乐吗?
远离痛苦,奔向快乐,人之本性。当学习给学生带来快乐的时候,不用人邀请、说教、强迫,孩子会一头扎进学海去畅游,老师所要做的是引导、管理、点拨。别怕完不成预定教学目标,只要孩子听课快乐,老师有的是“且听下回分解”的机会。只怕孩子不快乐,关上心门后,老师们只能在门外“孤芳自赏”。
二、今天上课时你自由吗?
被别人牵着鼻子走的滋味不好受,无奈得让人万念俱灰。泰国人驯象技术之高超是举世闻名的,他们会在大象很小的时候就给它上铁链,开始小象会挣扎,但它力气显然不够,慢慢地就不挣扎了,等到它长大了,有力量了,铁链还是那么大,可它却没有再挣扎一次,因为它心理已经不断地暗示“这玩意我挣不断,不要徒费力气”,这也可以解释成一种习惯,习惯显然也是种强大的力量。如果学生上课时没有自由思考、自由表达的时空,习惯了被老师,被所谓的尖子生牵着鼻子走,那么学习与他就是无奈的人云我亦云。
三、今天上课时你兴奋吗?
最近带二年级学生逛淹城公园,看4D电影,学生兴奋。又看穹幕电影,学生兴奋。再上孙武点将台,看公园全景,学生兴奋。又坐旋转木马,以为学生不会兴奋,他们兴奋得坐了两次。兴奋的学生胆子大了,全体参与水上漂流,怕得拼命叫,衣服湿淋淋,却兴奋得不肯离开公园。如果我们的学生上完语文课,期待数学课;上完数学课,期待音乐课;上完音乐课,期待……兴奋得放学不想离开学校,你说,教学怎能不成功。
让学生上课时“快乐、自由、兴奋”是我们的好课追求目标,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去实现呢?我认为,一堂好课必备“六个好”。
一、上课带着好心情。
有了好心情,就会脸挂笑容,步态潇洒。有了好心情就会生机勃勃,激情奔放。有了好心情就会思维活跃,迸发智慧火花,一个个金点子,妙方法,从天而降。赏识教育专家周弘说,赏识教育的本质是关注生命,关注生命的本质是关注孩子的幸福,关注幸福就是要关注孩子的心情。教师把好心情带进课堂感染学生,就会让学生愉悦幸福,兴奋激动,热情激岩。心弛神往,开启心智大门,驰骋想象空间。所以,好的心情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金钥匙”。当我们跨进课堂的一刹那,我们应当常问:今天我的心情好吗?带给孩子们的是欢乐吗?
二、和学生建立好关系。
有了合谐、民主、平等、协商的新型师生关系,才会有浓浓的研讨氛围,学生才能放下包袱,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操作、尝试、讨论、质疑,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才能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地去探究,去合作,去发现,去创造。有了这种新型师生关系,才会出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全员参与的生动场面,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潜能得到发挥,才智得到展现。
作为教师,我们既是长辈、导师、组织者、引导者,但同时也是学习者,参与者,合作者,服务者。我们只有放下架子融进学生群体,参与到学生中读书、讨论、游戏、玩耍,才能营造真正的和谐民主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民主理念”是教学成功的基石,是学生主动参与、走向成功、茁壮成长的肥沃土壤。我们经常要反思:教师是否真的走下神坛,走进了学生心灵?
三、创设好的问题情景。
创设问题情景是指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有意创设一种不和谐,不平衡,从而触发学生弄清事物本质的迫切愿望,激发主动探究的思维动力。它不仅包含问题本身,还包含教师的启发、鼓励、暗示、点拨。是一种最初由问题引起,却远远胜过问题的动态表现。无论创设的是故事情景,活动情景,还是游戏情景,动画情景,它都破开学生心灵的层层坚冰,泛起学生心潮的层层波澜,使学生凝神静思,小手高举,口若悬河;使课堂高潮岩起,笑声朗朗,掌声阵阵。
四、精心设计好点拨指导。
主体,并不排斥“主导”。有精彩的“主导”,才有活跃的主体。导之得法,导之有序,导之宜时,导之得体,才有主体的充分发挥和精彩表现。导的关键在于抓住内容的选择,学习的起点,思维的动向,合作的组织,动力的补充。在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的问题没有价值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教给方法;在学生提出问题过少或未触及教学重点时,突出重点,指点迷津;在学生提出的问题过多时,归纳筛选,切中要害;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时,组织讨论,指明方向。好的指导,总是抓住时机,哪怕是三言两语的导言,一个小小的提问,一句轻轻的点拨,一张图片的展示,都使学生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困惑中得到解脱,迷惘中找准方向。
五、及时给予好评价。
一张赏识的笑脸,一副专心倾听的神态,一缕赞许的目光,一声轻柔的称赞,都使孩子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于是他们的小脸挂着灿烂,他们的热血在沸腾,他们浑身充满力量;他们的思维被激活了,张开了想象的翅膀,理想的种子在心田播种生根发芽了。
老师的表扬要及时,要看准时机,要讲究艺术,要恰如其氛。值得强调的有两点:一是要真诚,装出的笑脸带着讥讽,虚假的语言带着嘲笑。我们要调整心态,真正赏识孩子,戴着显微镜找孩子的优点,关注孩子进步和发展。二是表扬的技巧要创新。如对低年级的孩子,可以摸摸孩子的头,握握孩子的手,抱抱孩子的身,亲亲孩子的脸。对中高年级的孩子使用语言要得体,有层次有变化。如:你能发表自己的意见真好!你的见解很独到!你的发言有创意!你思考问题方法真像科学家!你的发言对我们解决问题立了一大功!
老师的表扬是最廉价的“润滑剂”,可又是最高档的“调味品”,我们经常要问:是否真心真意爱孩子。
六、留给学生好作业。
传统的作业,其内容多限于"双基",其范围多限于课本,其着眼点多在于巩固,其目的多在于应付考试。所以往往表现为一个内容,一个层次,一个水平,一种形式;量大繁锁,机械重复,劳而无功。
好的作业,既要抓住学科本质,又要淡化学科边缘,重在培养学生的别才别趣别志,开发学生的潜智潜能潜质,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时机和空间。布置作业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发学生新的疑问,激发学生新的兴趣,引导学生新的探索。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广泛阅读;从学校走向社会,观察体验生活;从旧起点到新起点,开始新的学习。
好的总作业是课内与课外,书本与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展示个性特长的“大舞台”。我们要常问:留给学生的是否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开放式作业?
综上所述,要想课堂活起来,必须做到上课带着好心情,和学生建立好关系,课堂创设好情景,精心设计好点拨,及时给予好评价,留给学生好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