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学生的数学认知能力以思维为核心,数学思维品质的形成贯穿于学习的全过程。为了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教给他们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研究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
2.以课堂教学为载体,采取稳步扎实的引导和训练,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教师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掌握基本的思维方式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思维能力。
三、具体研究工作:
1.召开课题研讨会,组织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结合平时学习情况,交流学习心得。
2.本学期组织开展了多次实验课,分别是陆建英老师执教《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王贤执教《三位数加法》,范建忠执教《进位加法》等。课题组老师在实践中加强课堂教学研讨,执教者撰写教学反思,其他成员进行课堂评议、交流。
3.
4.课题组成员在平时的教学中针对研究目标和内容积极反思,撰写教学案例,总结得失,提升理念,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参与各类论文评比活动。
5.课题组老师还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小学生数学报》,指导撰写数学日记,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善于反思的能力和思维的深刻性,引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提高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性思维。
有多篇学术小论文得奖:
6.组织各成员对教学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本学期讨论的是“究竟应该把生命当作侧面积?”,部分成员参与了交流,提出了有效的策略和恰当的方法。
7.学期末对各成员的研究情况进行统计、考核。
201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