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让学生课前准备3cm、4cm、6cm和9cm的小棒各一根,在操作中理解三角形三边的长度关系。
当学生交流中,大多数同学认为“3cm、6cm和9cm的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他们把小棒两端的边角接到了一起,好像刚好能围一个三角形。我这样解释:假如这样的小棒足够细时,或者是三条线段时,画出草图
“实践操作”是新课程倡导的有效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我的课堂上,为何遭遇了尴尬?学生为何会被实践操作引入了迷宫?是学生的错?是我的错?还是小棒惹的“祸”?如何解释或操作才能让他们信服?有没有更科学、更合理的方法来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