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尴尬
确实,“动手操作”是新课程倡导的有效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数学教学中,很多知识需要学生自己操作后,才能自己发现知识,找到规律。
本堂课,你在让学生操作时,遇到了如此的尴尬,我认为可以这样避免:在操作前,老师必须首先讲清三角形的定义——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重点突出“围成”,即一定要“首尾相接”,如果学生用3cm、6cm、9cm的三根小棒围三角形时,把小棒两端的边角接到一起,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说明:1、不是“首尾相接”,2、从小棒的边角量起,三根小棒的长度不都是3cm、6cm、9cm(不标准),我想,教师可以先示范操作要点,然后放手让学生操作,也许可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即使小棒很粗,其外部边角量起,只要满足条件,三根小棒也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