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教师外出学习(活动)情况反馈表
时 间 |
2010.9.30 |
地 点 |
星辰实验学校 | |
活动类别 |
市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竞赛课堂教学观摩 |
参加者 |
黄丽英 | |
活动过程 |
马洪生等三位来自不同学校的青年教师执教五年级数学课《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 | |||
活动感悟 |
1、培养了思维的广阔性。第一位教师出示方格图形,第一个是长方形,第二个是通过平移也能得到相同的长方形,第三个是平行四边形,提出问题:这是五(1)、五(2)、五(3)班卫生包干区,哪个包干区大一些?学生通过交流,理解了“转化”的方法,同时渗透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关系,迁移方法用的恰到好处。第二位、第三位教师都是从复习入手: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的面积?怎样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虽然方法老套,但为学生学习新知起到了铺垫作用,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找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2、培养了思维的深刻性。在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这一环节中,三位教师利用学生手中的纸片让他们自己先观察、再剪一剪、拼一拼,让学生采用动手实践、合作学习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去自主发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共同操作中,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不同角度思考,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并通过观察讨论,发现了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从而总结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深入思考问题,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得到了培养。 3、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第一位教师在基本练习后,通过议一议,让学生明确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必须底乘对应的高。第二位教师设计练习巧妙:有练一练、辩一辩、画一画、想一想……题量丰富,练习层次分明,学生不仅掌握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计算,而且理解了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体现了对公式的运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第三位教师在练一练中的第一题就出现了两个底、两个高,这样设置障碍,学生容易混淆,既浪费了时间,也没有达到练习的目的,影响了整堂课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