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我会,我会,我也会”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充分地尊重、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才能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让每一个学生沿着自己的心路走向知识的彼岸。
【链接】“我会,我会,我也会”
例如五(下)教材我在教学“同分母分数大小比较”后,呈现一组“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数据( , ),引导学生想想有什么办法可以比较。没等我把话说完,只听到一个学生喊到:“老师,我会做!”随即,好几个声音也附和着说:“我会,我会,我也会。”于是,我本着学生的需要,放手让他们自主探究。果然孩子们“创造”出了许多各不相同的办法,策略之巧妙,令人佩服。
生1:可以把两个分母通分成相同的45后,就变为 与 ,所以 ﹥ 。
生2:老师,我也会,把两个分子通分为12,就变为 与 ,所以 ﹥ 。
生3:老师,可以化小数来比较: =0.6 ≈0.444,所以 ﹥ 。
生4:老师,我还有一种办法,画图比较,最后得出: ﹥ 。
生5:老师,我还发现,把这一组数据中的分子与分母交叉相乘得到3乘9等于27,写在分子3的上面,4乘5等于20,写在分子4的上面,27比20大,所以 ﹥ 。
生6:我把这两个分数与 比较: ﹥ ﹤ 所以 ﹥
……
转眼间,黑板上呈现出学生通过实践得到的比较的好办法,正是这样的板书,才真正赋予了黑板新的生命力。学生在这块小天地里尽情地展示自我,独特的个性在这里得到张扬。对于学生争先恐后的讨论回答,我也不由得鼓起掌来。多么奇异的思维啊!孩子们一个个 “奇思妙想”好似一朵朵可爱而珍贵的“智慧之花”绽放于课堂,成就了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
【解读】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陶行知 先生也说过: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于是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孩子”成了时下最时髦的一句口号。的确,我们的孩子虽小,但他们却有着与众不同的想法、逻辑和思维视角,他们内心的独特想法需要得到鼓励与肯定,他们的个性思维需要得以张扬和展示。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有他各自发展的潜能,都有他独特的思维空间,都有他自我探究、追求成功的需求。所以,千万别让你的“告诉”扼杀了属于孩子们的一切!千万别让你呵护的双手遮蔽了属于孩子们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