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自线品一区521,美少妇按摩糸列三级片

栏目列表
法国公民教育的主要目的及对我国德育工作者的启示
发布时间:2009-09-25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沈波

        法国公民教育基于这样两个直接的目的:弘扬传承法国文化,抵制美国文化。作为一个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有着相当强大国力和政治抱负的国家,法国曾经是一个称雄欧洲、影响遍及世界的强国,直到现今仍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难以割舍的大国意识使得法国社会总寄望青年重振当年雄风。然而,近几年来恐怖主义、罢工浪潮、学生运动、改革滞缓等社会政治经济问题“积重难返”,使得法国人普遍对现实和前景缺乏信心。另外,法国人也深为法国文化的发展担忧,因为美国文化长驱直入,风靡全球,而法国文化的影响力却日渐缩小。即使在法国,青少年们对美国的民主、自由、米老鼠、唐老鸭、牛仔服、可口可乐、好莱坞电影、摇滚乐等美国文化的象征形式耳熟能详,趋之若鹜。面对这样的困境,法国各界对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的认识空前一致,认为学校在传播法国文化与恢复信心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应是培养公民道德的场所,培养共和思想和民族精神的中心。

二、对我国学校德育的几点启示
        启示一:完善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协同的法律基础。法国1989年《教育指导法案》,成立“教育高级委员会”,统一领导协调青少年的公民教育工作。我国教育界历来就强调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但对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在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参与协同方面的地位、作用以及实施程度、方法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尚待完善,应当而且有必要借鉴国外有关公民教育管理体制中社会参与的法律规定和精神。
        启示二:德育内容及其课程的改革、充实。德育内容的改革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我国学校德育由于偏重于以某一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作为学校德育的主要内容,忽视了道德品质的系统教育,对受教育者的年龄特点、个性特质、教育层次等因素的考虑不周,导致德育效果不大理想。法国学校公民教育课多强调对各学科的渗透,不断更新公民教育内容。法国总统密特朗就曾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小学的历史教育,增加这门课程的教学时数,通过历史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这无疑为我国德育课程改革提供了借鉴。
        启示三:青少年品德能力的开发、培养。注重学生的独立精神和自我学习能力,把德育和能力培养结合起来,法国在这一方面有着成功的经验。从简单灌输转变为灌输与道德判断能力、自我教育能力培养并重,把道德教育的实施和能力养成结合起来,是时代的要求。
        
       
      (摘自中国人民大学《青少年研究》第6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