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三山中心校与美合作项目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侧记
飞翔,雄鹰的生命力所在;奔流,江河的生命力所在;活动,小学生的生命力所在。如今,镇江市丹徒区三山中心校五(四)的师生们越来越深刻地感悟到:“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不只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熏陶、一种力量。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从美国引进的一个已积累了二十年实践经验的合作项目,它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责任、公正、隐私、宽容等基本公民概念,培养学生作为积极的公民和管理者的使命感等公民素养。它为学生打开了关注社会、走进社会的窗口。在省市教研室的规范引领下,三山中心校的公民教育实践活动展开了新的篇章……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按以下六个步骤进行:
(1)观察社区中存在的公共问题;
(2)由学生讨论确定班级合作研究的问题;
(3)分工协作,收集所要研究问题的有关资料及相关的公共政策资料;
(4)共同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并写出报告;
(5)开展相关的自主实践活动,积累过程资料,整理过程资料;
(6)展示成果,邀请相关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开展听证活动,将行动方案提交有关部门供决策参考;
(7)总结(反思)活动过程。
A篇:选题---自动权在学生
项目剪影一: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研究社区生活中有关公共政策的问题,需要孩子们走进社区,走上社会,进入政府机构,需要相关政策、法规、法律的支持。这项活动主题的产生来源于学生,而不是教师的个人意向,由学生确定自己关注的社会公共问题,自己去实践研究,不是他人越疽代疱,学生是活动的真正主人。
教师先设计好“问题分析与确认表”,然后发给学生,学生拿到“问题分析与确认表”后,走上街头,走进社区,通过访谈、调查,发现社区中的公共政策问题。通过归类,教师将学生搜集到的问题陈列于黑板:1、关于跃进河水污染问题;2、三山镇垃圾乱倒乱放问题;3、三山镇路面状况差问题;4、跃进河主干道桥面安全问题;……。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选题,选题会上,教师告知每人都有三个庄严而神圣的投票权。孩子们排好队,稚嫩的脸上写满了认真,他们庄重地在选题旁画着红色的圈,没有一个嘻嘻哈哈的,那认真严肃的样子恰似一个个肩负社会责任的成年人。最终“关于跃进河水污染问题”一题以86票的绝对优势中选。“关于跃进河水污染问题”正式成为班级研究的问题。
教师感言:
以往的教育,教师处于绝对主体地位,学生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教师是主宰,活动主题由教师圈定,活动方式由教师安排,活动过
学生心语:我们是小主人。
我天天上学都要经过跃进河,跃进河水真臭啊!到处都是垃圾,河水发黑,淤泥很厚。我和同学们经常用棍子往水里插,也没多深,但拔上来一看,上面全是又黑又臭的淤泥;有时我们向河里扔些土块,一下去就冒泡泡,一会儿就没了,我们觉得河水很浅,河底淤泥太厚了,这条河很长时间没有清理过了。今天品德课上进行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选题会,当时我想,我作为一个小公民一定要将这个问题
B篇:活动----在过程中挑战自我。
活动剪影二:
确定选题后,为了收集所要研究问题的资料,学生们着手制订了调查计划表,拟好了要咨询的相关问题。在项目负责人和实验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活动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全班同学根据自己设计的调查表,分成活动小组,深入到各自生活的领域进行专题调查,并写好“调查随记”。有的小组将水样送到检测部门进行专业检测分析;有的小组对小河附近各单位的排污情况进行调查;有的小组走进家庭和社区,寻求家长和社区志愿者的帮助;还有的小组到微机房上网、图书室查阅收集更多的环保知识和资料,了解我国的环境保护法,并进行宣传。在老师和学校领导的协调帮助下,向主管农林水利的副镇长了解到目前政府部门对跃进河的一些具体治理措施;通过镇文教助理收集到三山集镇附近各企业单位的生产总值与排污情况;通过家长和社区志愿者了解到醋厂生产与排污比例值的专业知识,然后计算出醋厂的年排污总量……
教师感言:儿童身上蕴涵着巨大的活力和潜能,只不过缺少发现和引导。他们学习的能力、探究的欲望、创新的潜能、坚韧的毅力和独特的个性在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彰显。“要获得个体的自由与解放,学校课程绝对不能局限于平面化、系统化的书本知识,而要关照个体作为具体的活生生的存在的生活经验。” 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中,通过活动的形式才能实现。
长期以来的传统教育不仅使学科与学科之间隔裂开来,也使学校与社会、学生与生活、教学与生活隔裂开来。学生的生活世界只是局限在“书本----校园----书本”内。走出校门,与社会人员进行交流,这对十来岁的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公民教育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创新能力、耐挫能力等都得到了增强。在整个活动中,学生学到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开拓了视野,丰富了课余生活,体验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最重要的是提高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心语:我的胆子变大了
我曾是一个害羞的女孩子,遇事怕,难为情,不敢与人交往,也不知如何与人交往。通过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我尝到了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学到了与人交往、为人处事的本领,锻炼了意志;积累了生活经验,学到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现在我的胆子大多了。前几天,我们小组将调查结果向镇长和各企业单位的领导写了信,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向他们倡议,为了小河的清澈,为了家乡的建设,我们要人人保护环境,爱护小河。今天我们收到了镇长伯伯的回信,在回信中镇长伯伯表扬了我们,表扬了我们对环境保护的热心,表扬了我们学生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感。并且今天妈妈也表扬了我,她说我有了很大的变化,能主动与别人交往了,能体谅妈妈,帮助妈妈,是个懂事的孩子,我今天真高兴。
C篇:听证----扬帆起航的活动。
活动剪影三:
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呵护和关爱自然既是人类的责任,也是人和自然关系的本质,这样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和自然之间不仅仅只有物质上的交流,自然对人来说还承载着审美的内涵。在班级方案编制完成后,召开了听证大会,邀请镇分管副镇长、关工委主任和人大代表担任听证官。听证会上五(四)的学生首先对跃进河河水被污染的现状进行了汇报,并进行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大搜索,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并把“红领巾行动计划”展示给现场的每一位老师,同学们的表现受到了3位听证官的一致好评。现将第一个活动方案“解释班级所选择的问题”呈现给大家。
[ 解释班级所选择的问题 ]
学生1:在312国道和三山集镇之间有一条河名叫跃进河,它是1975年开凿的一条人工河。以前,河水潺潺,河面波光粼粼,两岸绿树成荫,是农民的好帮手,人们闲暇时在此钓鱼散步,夏天,同学们到河里游泳嬉戏,跃进河为三山的经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如今的跃进河面目全非,走近跃进河就闻到一阵阵臭味,叫人恶心,河水发黑,两岸垃圾成堆,工厂的生产垃圾和民居的生活垃圾随处可见,河面上还有白色的漂浮物,不时还能看到腐烂的鱼浮在河中,淤泥越堆越厚,河道越来越窄,被水花生堵塞。
学生2:根据我们的调查,造成河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附近五所工厂排出的大量工业废水以及三山集镇居民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这些工厂大多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年排污在7万吨以上。
学生3:
学生4:我们向承包跃进河养鱼的江伯伯了解到,从1996年下半年开始,河水水质变坏,不断出现死鱼现象,被迫停止合同,直接经济损失达10万元。
学生5:河水在夏天高温时发出的腐臭,严重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附近居民怨声载道,在对他们的调查访问中他们强烈呼吁:跃进河要加快治理,人人要保护水资源,人人起监督作用,增强环保意识,希望政府部门尽快处理好此事,还跃进河原来面目。
听证官:首先感谢同学们对跃进河水污染问题的关注,你们为什么认为这个问题很重要?
生:水是生命之源,水污染严重将危害人类的生存。人类离不开水,水资源是有限的。
听证官:在调查中,你们是怎样克服困难的?
生:我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人不理解,觉得这是大人的事,不要我们小孩子管,我们只要把学习搞好就行了。我们觉得不对,我们也是社会的一分子,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环境就是关心我们自己、关心未来,我们还积极寻求大人的支持,上网查找资料,做问卷调查,做采访,做统计。反正,想尽一切办法来做。
……
教师感言:小人做大事
对于自然和生态的正确认识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必然成为当今时代的重大课题。成为新一代人所必备的重要素质,引领儿童探索和关怀生存的家园,也成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突破了以往的教育方式,开拓了学生活动的空间、创造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大有作为的新天地。他们在活动中感受到了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我们欣喜地看到:孩子们的公民意识得到启蒙和张扬,学生发现问题、搜集信息、思辨交流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学生在亲自参与中动心动情,得到感动,学会了用法律的眼光来看问题,孩子现在展示的正是未来社会的蓝图。学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环保意识、忧患意识深深地感染了我们。我们相信:家乡小河的治理在全体集镇人民的共同关注和努力下,终将恢复美丽,学生纯真心灵在教育理想天堂里自由飞翔的美好愿望终将实现。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共享一轮骄阳,共享蓝天碧水,我们的明天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