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主体意识,明确公民意识教育(之一)
(一)开展青少年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第一,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要与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导向相一致。青少年的公民意识教育必须以青少年的公德意识教育为基础。即《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所要求的“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注意把公民意识教育和公民道德建设中的三个着力点结合起来,将公民意识的养成训练渗透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当中去。只有把公民意识教育和公民道德教育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第二,公民意识教育的发展要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改革的步调相协调。首先,公民意识教育是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改革的重要手段。其次,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优化公民意识教育环境的必要条件。最后,公民意识教育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双向互动的同步推进关系。
第三,公民意识教育要与人类文明的普世价值相融合。放眼当今世界,实行国家民主、建设公民社会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