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中国在政治制度与意识形态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学校公民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均有其特殊性。
但是,人性及做人的教育工作具有普遍性的一面,因而在差异性中也就存在着共同性,借鉴美国学校公民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对加强和改进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是大有裨益的。
1、弘扬传统文化,丰富教育内容。
实际上,公民教育如果和传统文化相脱离就会变成没有根的东西,没有根的东西也就没有生命力。
美国的多元文化教育正是想寻找在国家所允许的、不同文化所具有的共同的道德价值准则。
而我国公民教育能否真正拥有优势和特色,其关键环节还在于能否真正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弘扬与创造性的转化上。
正如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并强调:“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
2、强化公民教育,培养公民意识。
在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思想政治教育课主要以知识掌握为导向,教学中强调单纯灌输,从而忽视了学生人格的培养与公民意识的养成。
学生可以在政治考试中得到很高的分数,但在生活中他可能是个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
传统政治课的知识化、工具化和科学化,把人的知识教育与精神构建相分离。
因此,我们要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在一个开放、尊重多元化的现代公民社会中,将公民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各门课程中,提高学生的民主、平等、自主、批判等现代公民意识。
3、开展服务学习,加强实践锻炼。
服务学习是一种建立在经验学习理论基础上,将课程学习与社区服务相结合的教育方法。
它通过学校与社区的合作,使学生参与到有组织的服务行动中以满足社会需求并培养负责任的公民。
服务学习的着眼点不仅试图通过为社会提供服务来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更希望能够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社会责任感、合作精神等。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适当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服务学习,注重实践锻炼,从多方面渗透公民意识,让学生感觉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生活感。在实践过程中,要考虑到服务与学生所学的知识相关以及社区的实际需要,更要善于引导学生以公民的方式思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