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公民意识是在法治环境下形成的民众意识,它表现为人们对“公民”作为国家政治、经济、法律等活动主体的一种心理认同与理性自觉。作为现代社会公民,理应有维护、争取自身的自由和权利的强烈意识;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公共责任的主动担当;有正视历史、关注未来、理性怀疑和批判精神……而今,中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公民社会的建设却相对滞后。在面对诸多社会问题时,一些人以是否有利可图作为行事准则,一些人奉行犬儒主义,还有一些人则根本看不清问题、找不到方向……没有具备公民意识和公民素质的人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中来,经济社会发展将极易偏离科学的航向。
“两会”是公民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期间开展“学生提案”这样的活动,是提升公民意识的有益举措。而我们更希望,这样的活动不仅仅只是“两会”的一个花絮,更可扩展至学校管理、课堂教育等方方面面,甚至学校可以同社会联手,给学生们提供更多接触社会、认识社会的机会,并借此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之树立自由之精神和独立之人格,深刻认知各种普世价值,长大后成为名副其实的公民,成为社会真正的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