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家意识
在“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中,学生将自己置于国家之中,关心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关注政府的公共政策,这能促使学生将自己与国家联系在一起,热爱国家,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变化,培养国家意识。
2.参政议政意识和民主意识
学生研究现有公共政策,发现公共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最优公共政策并制定行动方案的过程,能够增强其参政议政意识和民主意识。
3.法制意识
学生在开展“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时,必须要研究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自己所提出的最优政策建议不得与国家的宪法与法律相抵触。这能够促使学生学习和研究有关法律和政策,增强法制观念,做到自觉守法。
4.责任意识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是以班级为单位的研究活动,为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必须将班级成员分解成若干个活动小组。各小组均明确了一位负责人,所有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每一位同学都能明确自己的职责(联系、提问、记录、摄影、处理信息等)。在活动的其它环节上也是如此。再如,学生在制作展板后,能自觉地将纸屑带走和门窗关好。再如,作为社区的成员应为社区做些什么贡献等等,这些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
5.诚信意识
“公民教育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所发现社区公共政策问题的存在时间和影响程度,以及对自己所提出解决问题最优政策的论据等相关材料和信息必须是真实的,可信的,来不得任何虚假。这就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诚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