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中 练颜体应注意什么(2)
拿笔太松,运笔时易脱笔,手上无劲,当然拿不稳;拿笔太紧,则有碍运转,一样不好。适度的松紧才是正确之道。
枕腕:即将手腕枕于桌上写字,只靠手掌运笔,范围较小,不宜书写大字。
提腕:把手肘枕于桌上写字,范围变大,宜写中字。
悬腕:将整之手臂提起,手肘姿势固定,由手掌及肩膀运笔,活动范围大,宜写大字,为三法中最难者。
另外执笔时需稳固,支撑点出力,协助运笔,惯力于活动处,保持姿势优美,挺背正视,切记执笔时手需注意四个要点:
手指实:意思是手指皆需确实的压在笔管上,稳固的持者。
手心虚:意思是手掌心不须绷的太紧,适度并足以灵活运笔即可。
手背圆:是形容执笔时,手掌背圆弧且上竖的样子。(不须硬将手臂托圆,适度足以让手指灵活即可)
手掌竖:意思是将手掌竖起直立,能使手把笔拿直即是。
唐代唐太宗有言:「指实则筋力平均,掌虚则运用便易」。手需注意的部份大致如此,剩下细节就有赖读者自行体会。
运笔是书法的根基,若不得其要领,则再怎么写也没用。所以书法以此为重。运笔的方法有三种:一是指运法,二是腕运法,三是肘运法.书法家张廷相曾说:“运笔之法有三:曰指,曰肘,曰腕;小字宜指,中字宜腕,大字宜肘,……
指运法:
指运法是运笔的其中一个持法,做法是将左手垫于右手之下。通称枕腕式。亦可放一重厚物于右手腕之下代替,而这样做,腕部就固定了,只剩下手掌手指部份可动,因此只能书写细短的笔画,适合用于小字。但若书写草书的小字时,也不适合使用枕腕式。因为此法较不灵活,写时会缺乏一股流动之气,无法表现其气概。总之,指运法书写时最稳且牢固,可作为练习运笔的第一步骤,由此而进步至提腕或悬腕,就较容易许多。因此,初学者当多加练习。
腕运法:
腕运法就是固定肘部,将腕部提起,一般通称提腕式。而此法将腕部提起,活动范围就较枕腕式大,可以书写较大的中字。但也不适合书写于大字,因为肘部仍着地,活动范围仍受限制。
肘运法:
肘运法是连肘部一起悬空,以肘部来运笔,一般通称悬腕式。而此法以肩膀为中心,腕肘均不放于案上,所以最为灵活,活动范围最大,挥洒自如,易于表现笔力。适用于大楷、行草等书体。总之,悬腕式是运笔的极致用法,如欲尽善尽美,此法非熟练不可,不然大字无法逞其雄势,行草不得其纵逸,各不得要领是也。
1、座位:
座位适当,姿势自然易于正确,大致是以身体各部安置舒适,且易于书写为准。其要点如下:
座椅需正对桌面,不宜偏斜。
座椅高度,约与膝同,作时能两脚及地踏稳,不至于悬脚虚浮。桌面高度,随人而定。太高太低皆不好。
桌椅之距离,以能挺直体干为度,所谓桌椅零距离即桌椅之距离为零,乃最理想者。
2、姿势要领:
座位妥稳适当,身体各部位易得要领,运笔便能得心应手。详尽如下:
臀部平坐椅面。
两脚张开与肩同宽,着地踏稳,上半身略为前倾。
腰背伸直,稍向前俯,不可弯曲。
胸部挺起,距桌缘约
腹部微缩。
左手按纸,稳定躯体。
右手执笔,或枕腕、提腕、悬腕,各依执笔要领行之。
头部正而略为前俯,两眼正视,不宜偏斜。
此外,需放轻松、自然,全神贯注,然后完全发挥书写最大功能。
立姿:
部份较大之书法字乃需站立书写。姿势与坐姿相近,要领如下:
站立书写不用座椅,桌之高度以使上半身微俯为标准,约在腰上下,过高过低均不宜。
桌与身体之距离与坐姿近似,不可倚靠桌缘,至无活动之余地。
两脚张开,与肩同宽,不可平立,右脚需踏前一步站稳。
右手执笔,左手按纸并稳定躯体。
上半身略为前俯,不可弯曲,藉右脚左手,使其平稳。
头部亦随上半身自然微俯,两眼正视,不可偏斜。
心情轻松自然,精神尤须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