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11-06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燕群
俗话说:“书如其人,写字最能反映人的个性气质。”世人论书,兼论其生平。世人崇尚书品人品俱高的写字家,因此,学习写字同时也须学习做人,欲求书品高,同时也须人品高。如庄子学派认为的“道”为本、“技”为末。人品,包括一个人的思想境界、道德品质、气质作风、风度情操等。各个时期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侧重,但有许多内容都是一致的。正直、清高、静雅、气和、平淡、宁静、勤奋、认真、专心致志,这都是学业习书法的人应有的人品素质。书法家颜真卿,秉性刚直,大气磅礴。而他的这种人品气质也强烈地表现为他的写字点画雄健、豪迈、结体丰伟、朴质的个性。
这是历史上存在的事实。为什么唐朝要把“书法遒美”列为选拔官吏四条标准中的第三条?难道只是因为皇上喜欢书法?为什么古人选择毛笔作为书写工具,毛笔在中国使用了数千年?是古人不知道使用毛笔比硬笔麻烦,还是古人做不出硬笔?答案都是否定的。从根本来说,古人既不是从实用也不是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待书法、选择书写工具的。古人选择既不好掌握、又不方便使用的毛笔作为书写工具,决不是着眼于实用,而是着眼于人——用毛笔书写可以修炼人。与此相应,从书法中也可以看到人——“字如其人”。因此唐代选官时从书法中看到的决非字漂亮与否,而是看候选人的综合素质,至少可以看到候选人的修养。可以说,选择毛笔作为书写工具、用学习书法来培养人的综合素质,充分表现出了前人的智慧。因为用学习书法来修炼人不仅特别方便,而且十分有效。特别方便——只要有笔、墨、纸、砚就足够了;十分有效——毛笔不容易掌握,不允许糊弄,书写者的状态在笔下表现得清清楚楚。没有持之以恒的毅力学不好,没有认真细致的精神也学不好。因此书法使“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着眼于修炼“人”是书法传统精神的核心。离开培养人综合素质的目的,书法教育就不必普遍开展。但要着眼于培养人的综合素质,书法教育就应该普遍开展。